发明名称 一种滨海芦苇湿地苇-蟹-鱼种养复合系统的构建方法
摘要 一种滨海芦苇湿地苇-蟹-鱼种养复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苇田基础设施建造、抚育芦苇种群、蟹鱼立体混养、捕获和暂养、湿地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本发明的突出之处在于构建了滨海芦苇湿地苇-蟹-鱼种养复合系统,恢复退化的植被与保育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填补本领域的空白。
申请公布号 CN10381484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30
申请号 CN201310670572.6 申请日期 2013.12.12
申请人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李秀启;董贯仓;师吉华;刘超;冷春梅;王亚楠;客涵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滨海芦苇湿地苇‑蟹‑鱼种养复合系统的构建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苇田基础设施建造:选择靠近河流的湿地,设置明渠恢复湿地与河流的水力联系,实施地表大水压盐、洗盐、深沟排水的技术措施,控制土壤表层盐分以CI‑含量0~20cm≤0.5%为准,25~40hm<sup>2</sup>为一个单元田间格,每格都有宽 5‑6m、深2‑2.5m的环沟,进水后,苇田水深可达20~40cm,有独立的进排水闸门,沟内水能够排干,田间格堤是距环沟外侧0.8~1.2m处,用挖环沟取出的土建底宽6~8m、顶宽4~6m、高0.8~1.2m的矮坝;(b) 抚育芦苇种群:采取春季浅灌的湿地水环境管理,诱发芦苇潜育的休眠芽出土发育成植株,采取水量调控与分区封育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当芦苇群落产生后采取“春浅—夏深—秋湿—冬落干”灌溉方法,3月10~25日,浅水15cm洗盐,即在春季芦苇发芽前灌浅水,加速土壤解冻,提高地温,促进芦苇发芽,当土壤解冻后排水,保持土壤湿润;4月15~5月15日,灌溉10cm保水; 6月20~7月30日,芦苇进入生长盛期,采取深水灌溉,水层保持在20~30cm;8月初~9月芦苇进入生殖生长期,进行土壤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芦苇成熟和秋芽发育;收割前15~20天,9月末自然落干; (c)蟹鱼立体混养:根据水生经济动物的生态适应性,以河蟹的生态养殖为主,合理配置不同食性和栖息水层的增殖鱼类,根据增殖鱼类的空间和食性生态位不同建立苇—鱼—蟹立体生态养殖结构;(d)苗种选择、放养模式和时间如下:首选规格为150~170只/kg的扣蟹,扣蟹的选择以个体整齐、肢体完整、体表光泽、体质健壮为宜,4月初开始在苇田环沟投放扣蟹3000只/hm<sup>2</sup>进行养殖;选择鲈鱼为搭配品种,鲈鱼苗为天然苗或人工孵化苗,要求规格整齐、鳞片完整无病无伤,规格70~90尾/kg,4月中旬,苇田环沟投放野生鲈鱼苗种300~400尾/hm<sup>2</sup>进行养殖;选择鲤鱼、草鱼、鳙鱼、鲢鱼为搭配品种,放养量控制在400 kg/hm<sup>2</sup>以下,放养比例按4:2:3:5,芦苇发芽前期投放,同时,放养肉食性鱼类鲇鱼20~30尾/hm<sup>2</sup>或黄颡鱼规格40~50尾/hm<sup>2</sup>;(e)捕获和暂养:每年10月是河蟹、鲈鱼起捕阶段,以蟹簖和地笼捕捞河蟹,捕捞出水后的河蟹可以出售;或者捕捞出水后的河蟹在暂养池中暂养,水深保持1.0~1.2m,暂养密度不超过5kg/m<sup>3</sup>,暂养期间投喂人工饲料以增加体重和肥满度,然后出售,鱼类可以用挂网或把环沟水排干后起捕;每年的11月下旬,苇田地面排干收割芦苇;湿地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按要求时间及时排水,苇田盐度控制在3‰以下,防治苇芽闷死,养殖过程不要伤害芦苇秋芽;做好苇田种养结合,扣蟹投放密度控制在10~20kg/hm<sup>2</sup>;晒芽后,于蓄水前对环沟进行带水消毒,施用生石灰750 kg/hm<sup>2</sup>~1125 kg/hm<sup>2</sup>消毒,养殖中后期,水质调节采用生石灰调节,每隔15d一次,每667m<sup>3</sup>用量为10kg,调节池水的pH,使之保持在7.5~8.0。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