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降低超高强度海工钢屈强比的热处理工艺
摘要 一种降低超高强度海工钢屈强比的热处理工艺,采用临界温度淬火+高温短时回火,即淬火温度为Ac3±20℃,保温时间为1.4-1.8min/mm;回火温度为Ac1−(80-150)℃,保温时间为0.5-2.0min/mm;得到低屈强比的超高强度海工钢。本发明在保证钢板强韧性匹配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超高强度海工钢的屈强比,使其完全满足需要420MPa-690MPa级及690MPa级以上超高强度海工钢的船体结构和海洋平台等。
申请公布号 CN10544165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30
申请号 CN201510788040.1 申请日期 2015.11.17
申请人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锋;崔强;秦玉荣
分类号 C21D6/00(2006.01)I;C21D1/18(2006.01)I 主分类号 C21D6/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代理人 任立
主权项 一种降低超高强度海工钢屈强比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临界温度淬火+高温短时回火热处理工艺,其中,所述临界温度淬火具体为:淬火温度为Ac3±20℃,保温时间为1.4‑1.8min/mm,然后水冷至室温,得到均匀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同时保留部分针片状铁素体组织;形成的板条马氏体组织作为硬相组织,使钢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形成的针片状铁素体组织作为软相组织,使钢具有低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伸长率,淬火后的钢兼具低屈强比和高强度;所述高温短时回火具体为:回火温度为Ac1−(80‑150)℃,保温时间为0.5‑2.0min/mm,然后空冷至室温,使钢中铁素体开始发生再结晶,相邻的针片状铁素体发生合并,铁素体尺寸变大,钢的屈服强度降低,伸长率升高,并使板条马氏体发生分解,大量的C原子脱溶形成渗碳体,马氏体组织转变为α‑铁素体和渗碳体,钢的抗拉强度降低,而冲击韧性明显改善。
地址 210035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卸甲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