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摘要 一种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其中,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半导体衬底;进行阱区离子注入,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内形成阱区;进行沟道区离子注入,在第一区域中的阱区表面内形成第一掺杂区;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覆盖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掺杂区;进行浅掺杂离子注入,在栅极结构一侧的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浅掺杂源区,在栅极结构另一侧的第三区域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浅掺杂漏区;在浅掺杂源区上形成抬高源区,在浅掺杂漏区上形成抬高漏区。本发明的方法减小了源区和漏区与沟道区以及衬底之间的寄生电容。
申请公布号 CN10544891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30
申请号 CN201410437401.3 申请日期 2014.08.29
申请人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慈云;施雪捷;辜良智;吕瑞霖;魏琰;刘欣;蔡建祥
分类号 H01L27/092(2006.01)I;H01L21/8238(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27/09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应战;骆苏华
主权项 一种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分别位于第一区域的两侧;进行阱区离子注入,在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阱区;进行沟道区离子注入,在第一区域中的阱区表面内形成第一掺杂区,所述第一掺杂区的掺杂类型与阱区的掺杂类型相同;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覆盖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掺杂区;进行浅掺杂离子注入,在栅极结构一侧的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浅掺杂源区,在栅极结构另一侧的第三区域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浅掺杂漏区,所述浅掺杂源区和浅掺杂漏区的掺杂类型与阱区的掺杂类型相反;在浅掺杂源区上形成抬高源区,抬高源区中掺杂有杂质离子,抬高源区的顶部表面高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所述抬高源区和浅掺杂源区构成源区,在浅掺杂漏区上形成抬高漏区,抬高漏区中掺杂有杂质离子,抬高漏区的顶部表面高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所述抬高漏区和浅掺杂漏区构成漏区。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