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生产黄原酸盐并从生产尾气中回收二硫化碳的设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黄原酸盐并从生产尾气中回收二硫化碳的设备,包括反应釜、耙式干燥机和二硫化碳回收系统;所述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碱进料口、醇进料口和二硫化碳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二硫化碳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器、一级冷凝器、一级深冷器、二级冷凝器、二级深冷器和吸收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适合对黄原酸盐进行批量化、中大规模生产,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生产的黄原酸盐产品纯度高,二硫化碳回收率高,原料转化率高,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申请公布号 CN205109634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30
申请号 CN201520858881.0 申请日期 2015.10.30
申请人 陕西华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孙胜奇;冯卫国;宋江;吴庆伟;任博;刘卫峰;刘明亮;张金磊
分类号 B01J19/18(2006.01)I;B01J4/00(2006.01)I;B01D53/00(2006.01)I;B01D53/02(2006.01)I;B01D45/02(2006.01)I;C01B31/26(2006.01)I;C07C329/14(2006.01)I 主分类号 B01J19/18(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主权项 一种生产黄原酸盐并从生产尾气中回收二硫化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耙式干燥机(2)和二硫化碳回收系统(3);所述反应釜(1)的上部设置有碱进料口、醇进料口和二硫化碳进料口,所述反应釜(1)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碱进料口通过管路与碱储罐(4)连通,所述醇进料口通过管路与醇储罐(5)连通,所述二硫化碳进料口通过管路与二硫化碳储罐(6)连通;所述耙式干燥机(2)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尾气出口,所述耙式干燥机(2)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1)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耙式干燥机(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二硫化碳回收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器(3‑1)、一级冷凝器(3‑2)、一级深冷器(3‑3)、二级冷凝器(3‑5)、二级深冷器(3‑6)和吸收塔(3‑7);所述除尘器(3‑1)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排尘口,所述除尘器(3‑1)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一级冷凝器(3‑2)、一级深冷器(3‑3)、二级冷凝器(3‑5)和二级深冷器(3‑6)的下部均设置有进气口、排液口和冷媒入口,所述一级冷凝器(3‑2)、一级深冷器(3‑3)、二级冷凝器(3‑5)和二级深冷器(3‑6)的上部均设置有排气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吸收塔(3‑7)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液口,所述吸收塔(3‑7)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和喷淋用水入口;所述除尘器(3‑1)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耙式干燥机(2)的尾气出口连通,所述除尘器(3‑1)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一级冷凝器(3‑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一级冷凝器(3‑2)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一级深冷器(3‑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一级深冷器(3‑3)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二级冷凝器(3‑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二级冷凝器(3‑5)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二级深冷器(3‑6)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二级深冷器(3‑6)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吸收塔(3‑7)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一级冷凝器(3‑2)的冷媒入口和二级冷凝器(3‑5)的冷媒入口均通过管路与第一制冷器(3‑8)的冷媒输出端连通,所述一级冷凝器(3‑2)的冷媒出口和二级冷凝器(3‑5)的冷媒出口均通过管路与第一制冷器(3‑8)的冷媒输入端连通;所述一级深冷器(3‑3)的冷媒入口和二级深冷器(3‑6)的冷媒入口均通过管路与第二制冷器(3‑9)的冷媒输出端连通,所述一级深冷器(3‑3)的冷媒出口和二级深冷器(3‑6)的冷媒出口均通过管路与第二制冷器(3‑9)的制冷输入端连通;所述吸收塔(3‑7)内装填有填料(3‑18),所述吸收塔(3‑7)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填料(3‑18)进行喷淋的喷淋头(3‑19),所述喷淋头(3‑19)与吸收塔(3‑7)的喷淋用水入口连通。
地址 714102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金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