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在夏秋季和冬春季作物实行垄上宽窄行周年交替种植,各自秸秆在种植行内交替犁沟掩埋;宽窄行设置为行距30~40cm窄行和50~90cm宽行;降水通过径流和入渗大部分流入沟内,沟内灌溉和施肥。采用该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解决了秸秆覆盖在地表或者腐解不完全而导致的出苗差、易生病虫害等问题,完全实现了周年秸秆完全腐解并高效还田,培肥地力;同时,由于实行沟内灌溉和施肥,利于蓄水保墒,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本发明适应地域广,一年两茬作物轮作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种植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418605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16
申请号 CN201410382039.4 申请日期 2014.08.06
申请人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发明人 高贤彪;赵秋;张丽华
分类号 A01B79/02(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B79/02(2006.01)I
代理机构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代理人 朱红星
主权项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夏秋季和冬春季作物实行垄上宽窄行周年交替种植,各自秸秆在种植行内交替犁沟掩埋;宽窄行设置为行距30~40 cm窄行和50~90 cm宽行;在埋入秸秆后沟内一次性施复合肥45公斤/亩;部分沟土回填;沟内亩灌水60m<sup>3</sup>;每茬作物关键生育期沟内灌水2~3次,每次亩灌水为60m<sup>3</sup>;降水通过径流和入渗大部分流入沟内;所述的复合肥指的是:氮、磷、钾复合肥,其纯氮以N计,磷有效成分以P<sub>2</sub>O<sub>5</sub>计,钾有效成分以K<sub>2</sub>O计,其有效成分比为:20︰10︰15并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冬春季作物成熟果实收获后,均垄栽培田上设置宽窄行,宽行为50~90cm,窄行为30~40 cm,在宽行上犁沟,沟深35‑40cm,将冬春季作物秸秆掩埋或者粉碎填入沟内,每亩垄沟内可放置2.1~3.6吨秸秆;沟内施肥,施肥量为复合肥45公斤/亩,部分沟土回填;所述的复合肥指的是:氮、磷、钾复合肥,其纯氮以N计,磷有效成分以P<sub>2</sub>O<sub>5</sub>计,钾有效成分以K<sub>2</sub>O计,其有效成分比为:20︰10︰15;(2)在窄行犁沟两侧上播种2行或多行夏秋季作物,株距15~30cm;沟土回填后灌一次水,水量为60m<sup>3</sup>/亩;在作物的拔节期或者开花期、灌浆期于沟内灌水,每次灌水量60m<sup>3</sup>/亩;常规除草、打药;所述的夏秋季作物指的是主要在夏秋季节完成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进程的作物;(3)秋季9~10月份间,夏秋季成熟果实收获后,在窄行30~40 cm上犁沟,沟深35‑40cm,将夏秋季作物秸秆掩埋或者粉碎填入沟内,沟内施肥,施复合肥45公斤/亩;部分沟土回填;沟内亩灌水60m<sup>3</sup>;和作物生长季,需要浇灌2~3次水,每次亩灌水量60m<sup>3</sup>;所述的复合肥指的是:氮、磷、钾复合肥,其纯氮以N计,磷有效成分以P<sub>2</sub>O<sub>5</sub>计,钾有效成分以K<sub>2</sub>O计,其有效成分比为:20︰10︰15;(4)在宽行犁沟两侧上播种4~6行冬春季作物,行距10~15cm,常规除草、打药;所述的冬春季作物指的是在冬春季节完成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进程的作物;(5)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环。
地址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17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