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多档自动变速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档自动变速器,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自动变速器技术中存在较多的构件数量、复杂的结构,特别是难以提供略微渐进的、分级良好的传动比系列和良好的啮合效率的问题;包括沿着主旋转轴前后相继地设置的四个行星轮组即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轮组;六个换档切换元件,换档切换元件允许选择性地被操纵使得在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形成九个前进档位和一个倒档;输入轴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四轴可松脱地连接,第四轴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并且经由第二离合器与第三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与第一行星架连接并且经由第一制动器连接于壳体上;输入轴经由第三离合器与第五轴可松脱地连接。
申请公布号 CN205064720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02
申请号 CN201520636709.0 申请日期 2015.08.20
申请人 肇庆学院 发明人 张建;薛焕樟;邓洪超;张贵林;彭晓君;何月圆;朱胜龙
分类号 F16H3/62(2006.01)I;F16H57/08(2006.01)I 主分类号 F16H3/62(2006.01)I
代理机构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代理人 王立文
主权项 一种多档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G)内的四个行星齿轮组、八个能转动的轴和六个换档切换元件;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分别为第一行星轮组(P1)、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第四行星轮组(P4);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设置在输入侧,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l)包括第一太阳轮(P11)、第一行星轮架(P12)和第一齿圈(P13);行星轮架(P1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14),行星轮(P14)能够在行星轮架(P1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14)与太阳轮(P11)并且与齿圈(P13)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依次设置在中间;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包括第二太阳轮(P21)、第二行星轮架(P22)和第二齿圈(P23);行星轮架(P2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24),行星轮(P24)能够在行星轮架(P2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24)与太阳轮(P21)并且与齿圈(P23)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组(P3)包括第三太阳轮(P31)、第三行星轮架(P32)和第三齿圈(P33);行星轮架(P3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34),行星轮(P34)能够在行星轮架(P3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34)与太阳轮(P31)并且与齿圈(P33)相啮合;所述第四行星轮变速器(P4)设置在输出侧,所述第四行星轮组(P4)包括第四太阳轮(P41)、第四行星轮架(P42)和第四齿圈(P43);行星轮架(P4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44),行星轮(P44)能够在行星轮架(P4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44)与太阳轮(P41)并且与齿圈(P43)相啮合;所述八个能转动的轴分别为输入轴(1)、输出轴(2)、第三轴(3)、第四轴(4)、第五轴(5)、第六轴(6)、第七轴(7)和第八轴(8);所述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架(P1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轴(4)与第一太阳轮(P11)、第二太阳轮(P2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架(P32)、第四齿圈(P4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6)与第三太阳轮(P31)、第四太阳轮(P4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七轴(7)与第一齿圈(P13)、第二行星架(P22)、第三齿圈(P3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八轴(8)与第二齿圈(P2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输出轴(2)与第四行星架(P4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六个换档切换元件由三个制动器和三个离合器组成,所述三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 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所述三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所述六个换档切换元件选择性地接合使得在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能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第一离合器(C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第二离合器(C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第三离合器(C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五轴(5)连接起来;第一制动器(B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二制动器(B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八轴(8)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三制动器(B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起来。
地址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