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河蟹、青虾、麦穗鱼高效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蟹、青虾、麦穗鱼高效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池塘条件、防逃设施建造、池塘晒底与消毒、池塘施肥、水草种植、 投放螺蛳、苗种放养、水质调控、饵料投喂等步骤。本发明养殖方法避免了以往的虾、蟹、鳜养殖模式中鳜鱼以青虾为食,大大提高了青虾产量,使其回捕率较高,且麦穗鱼起到了清道夫的作用,以残饵为食,大大减少了水质污染,改良了水质,促进了河蟹以及青虾的生长;本发明养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河蟹、青虾和麦穗鱼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死亡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申请公布号 CN10371899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02
申请号 CN201310617750.9 申请日期 2013.11.27
申请人 安徽省郎溪县水产管理站 发明人 周洵;陈冬林;王贵元;马志宏;冯毅;柴继芳;章星明;胡松学;沈蓓杰;金家红;俞爱萍;胡骏;王美娟;朱园贞;邓成方;王骏俊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A23K50/80(2016.01)I;A23K10/30(2016.01)I;A01N65/46(2009.01)I;A01P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主权项 一种河蟹、青虾、麦穗鱼高效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淤泥较少的池塘,面积为10‑15亩,坡比1:2‑3,池中设有滩面,深0.8‑1.2m,占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沟深1.5‑2.0m,占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二,池塘进排水口成对角线设置,且排水口低于进水口,设于塘口底部;(2)防逃设施建造  防逃设施高度45‑55cm,向内倾斜角度为15度,采用双层塑料围成,池塘四周用木棍做桩,每隔2‑3m埋一根,将0.5‑1m宽, 2m长的双层塑料贴靠在木棍内侧,埋入土中20‑30cm,夯紧压实,将双层塑料打上孔眼,用铁丝固定在木桩上;(3)池塘晒底与消毒 晒底:在冬季,河蟹、青虾和麦穗鱼捕干净以后排干池水晒底一个月以上; 消毒:在栽草前10‑15天,向池内加水20‑25cm,然后每亩用消毒剂80‑120kg化水泼洒;(4)池塘施肥  消毒剂泼洒以后,每亩可施放发酵腐热的有机肥200‑300kg,加复合肥1.5‑2kg;(5)水草种植  冬季消毒药性消失后,即可种植水草,水草品种以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水生植物为主,按行株距2‑3m×1.5‑2m进行移栽,草占总面积的55‑65%,河蟹夹断的苦草立即捞除,夏季将超出水面的伊乐藻割茬;(6)投放螺蛳 清明前每亩投放螺蛳300‑400kg;(7)苗种放养  青虾种:要求放养大小一致,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活动敏捷,2月初放养规格在2‑3cm的虾种,亩放养量15‑20kg;6月底放养的虾苗规格0.7‑1cm,亩放养量5‑6万尾;蟹种:3月初挑选规格为50只/斤左右、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幼蟹放养,亩放养500‑600只; 麦穗鱼种:5月初亩投放1cm苗种4000‑5000尾;(8)水质调控  3‑5月份,保持水深0.5‑0.8m,6月份后逐步加深水位每3‑5天加新水一次,到高温季节,池塘水深保持1.2‑1.5m,并每天加新水15‑20cm;   每月每亩泼洒消毒剂20‑25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每30天每亩施用EM 菌液5‑6kg,至年底需处理3‑4次;(9)饵料投喂  饵料投喂坚持做到“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活动”,“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每天根据摄食情况、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的投喂量,河蟹每天投喂2次,上午8‑10时一次,下午4‑6时一次;选择自制的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早春水温10‑12℃时,投喂量为蟹重的1‑2%;4‑5月份水温达15‑18℃,投喂量为蟹重的3‑5%;7‑8月中旬进入高温期,投喂量为蟹重的2‑3%;8月下旬‑10月,投喂量为蟹重的3‑5%; 所述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白芷3‑5、防风2‑3、柠檬皮4‑6、百部1.5‑2.5、苦皮藤2‑4、苍术1‑3、石榴根3‑6、杨树叶2‑3、荆芥4‑7、黄花蒿3‑5,将上述原料混合,粉碎过100‑150目筛,然后加5‑10倍量水大火煮沸转中小火煎煮40‑60min,过滤,向滤液中加入4‑8%的海泡石粉、3‑6%的重晶石粉和2‑4%的叶腊石粉,水浴加热至80‑90℃,高速研磨20‑30min,喷雾干燥成粉末,然后向粉末中加入10‑15%的生石灰和5‑10%的硫酸铜混合均匀即可; 所述膨化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马铃薯淀粉20‑30、玉米蛋白粉35‑45、蛋壳粉5‑10、麸皮粉4‑6、大豆磷脂2‑3、磷酸二氢钙1‑2、食盐0.2‑0.3、牛肝粉4‑8、膨润土5‑10、肉桂1‑2、牛膝草2‑3、大茴香1.5‑2.5、罗勒叶1‑2、墨旱莲2‑3、丁香1‑2、茵陈蒿0.5‑1.5、玳玳花1‑3、红虫粉3‑6、蝇蛆粉2‑4、竹醋液2‑3、柠檬酸1.5‑2.5、椰子油1‑2、麝葵籽油0.5‑1,水适量;2)取肉桂、牛膝草、大茴香、罗勒叶、墨旱莲、丁香、茵陈蒿和玳玳花混合均匀,粉碎过100‑150目筛,加3‑6倍量水大火煮沸后加入膨润土,转中小火煎煮30‑50min,磨浆,然后加入竹醋液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喷雾干燥成粉末;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膨化造粒,烘干即可。
地址 242100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宁芜路农委水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