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红托竹荪的立体框式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托竹荪的立体框式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搭棚;筐内栽培;栽培期间管理及竹荪采收处理4个步骤。具有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申请公布号 CN10534057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2.24
申请号 CN201510841293.0 申请日期 2015.11.28
申请人 织金县欣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育新;阳旭
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代理机构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袁庆云
主权项 一种红托竹荪的立体框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搭棚:选择平整地块搭建大棚,所述大棚的遮荫度为70‑80%、通气,播种前7‑10天对棚内整体消毒;于大棚内以木质或金属材料搭建立体栽培架,所述立体栽培架为3‑5层,每层长180‑220cm、宽89‑90cm、高55‑65cm;(2)筐内栽培:取下底可漏水的塑料周转筐,于筐底铺碎沙石1‑2cm,将大田土与腐殖土按质量比7:1混合均匀制备营养土,于碎沙石上铺营养土3‑4cm,于营养土上铺一层长8‑10cm、宽1‑2cm、厚3‑4cm的阔叶树新鲜木块或以水浸泡20‑24h的阔叶树干木块;于木块上铺第一层红托竹荪三级种,种块大小为2‑3cm、间距为0.2‑0.5cm,于第一层红托竹荪三级种上铺腐质土1‑2cm,于腐殖土上再铺一层长8‑10cm、宽1‑2cm、厚3‑4cm的阔叶树新鲜木块或以水浸泡20‑24h的阔叶树干木块,于木块上铺第二层红托竹荪三级种,种块大小及间距范围与第一层红托竹荪三级种相同,再于第二层红托竹荪三级种上铺营养土4‑5cm;最后盖上松针1‑2cm;装框完毕,即可将塑料周转筐单层、并列排放在栽培架上进行栽培;(3)栽培期间管理:保持塑料周转筐内表层松针下营养土的湿度为60‑65%、棚内空气湿度为75‑85%及棚内温度为18‑28℃;保持棚内空气流通;(4)竹荪采收处理:栽培80‑120天后,即可采收,采收时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以采摘子实体,及时剥离菌盖及菌托,勿使菌柄及菌裙受泥土与菌盖孢子液污染;将菌盖孢子液用清水冲洗,冲洗干净后盖回菌裙顶部并用竹签固定,即得。
地址 552100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城关镇隆兴路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