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井筒硫沉积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井筒硫沉积可视化实验装置,它包括驱替系统、井筒硫沉积模拟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驱替系统包括恒速恒压泵(1)、中间容器(3)、气体注入泵(4)、配样器(6)、真空泵(8)、回压泵(20)、回压阀(22)和节流阀(23),井筒沉积模拟系统包括可视化装置(14)、可视化窗口(16)、支架(28)和多功能烘箱(29),图像采集系统包括高倍显微镜(15)和计算机(19);还公开了采用所述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模拟井筒生产条件,实现井筒中单质硫析出方式、单质硫沉积、晶体生长微观动态过程及沉积形貌等整个微观动态过程的实时观察。
申请公布号 CN10406221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2.03
申请号 CN201410244003.X 申请日期 2014.06.04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发明人 刘建仪;代建伟;贾春生;张广东;李牧
分类号 G01N15/04(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15/04(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主权项 井筒硫沉积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替系统、井筒硫沉积模拟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所述的驱替系统包括恒速恒压泵(1)、中间容器(3)、气体注入泵(4)、配样器(6)、真空泵(8)、回压泵(20)、回压阀(22)和节流阀(23),恒速恒压泵(1)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中间容器(3)下端入口,连接恒速恒压泵(1)的出口与中间容器(3)下端入口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A(2),气体注入泵(4)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配样器(6)的入口,连接气体注入泵(4)的出口与配样器(6)的入口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B(5),真空泵(8)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中间容器(3)的上端入口相连,配样器(6)的出口和中间容器(3)的上端入口均通过管路A与井筒硫沉积模拟系统的进口端连接,配样器(6)的出口设置有阀门C(7),真空泵(8)的出口端设置有阀门D(9),中间容器(3)的上端入口设置有阀门E(10),井筒硫沉积模拟系统的出口端与回压阀(22)的入口端通过管路相连,回压阀(2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节流阀(23)的入口端连接,回压阀(22)与回压泵(20)通过管路相连,且连接回压阀(22)与回压泵(20)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F(21),所述的井筒沉积模拟系统包括可视化装置(14)、可视化窗口(16)、支架(28)和多功能烘箱(29),中间容器(3)、可视化装置(14)和支架(28)均设置于多功能烘箱(29)内,可视化窗口(16)设置于多功能烘箱(29)的本体上且位于多功能烘箱(29)的顶部,可视化装置(14)由支架(28)支撑至多功能烘箱(29)顶部,且可视化装置(14)的中心位置与可视化窗口(16)对齐,可视化装置(14)的入口端通过管路A与中间容器(3)上端出口相连,可视化装置(14)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回压阀(22)的入口端相连,可视化装置(14)的入口端分别设置有压力表A(11)和阀门G(13),可视化装置(14)的出口端分别设置有阀门H(17)和压力表B(18);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高倍显微镜(15)和计算机(19),高倍显微镜(15)置于可视化窗口(16)的正上方,计算机(19)通过数据线与高倍显微镜(15)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硫回收装置(24)、气体处理装置(25)和排风扇,硫回收装置(24)的入口端通过管路与节流阀(23)的出口端相连,硫回收装置(24)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气体处理装置(25)的入口端相连,气体处理装置(25)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排风扇相连,气体处理装置(25)的出口端设置有阀门I(26);所述的可视化窗口(16)包括顶盘(36)、底盘(37)和连接孔A(38),顶盘(36)和底盘(37)均设置有中心通孔,顶盘(36)的顶部位于中心通孔的外围设置有凹槽(35),凹槽(35)内放置玻片,连接孔A依次贯穿顶盘(36)和底盘(37),烘箱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圆孔,在顶部圆孔的外围的烘箱上钻设有与连接孔A(38)相配合的连接孔B,顶盘(36)和底盘(37)用螺栓固定在多功能烘箱(29)顶部。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