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任意齿差内凸轮激波滚移块式汽车差速器
摘要 任意齿差内凸轮激波滚移块式汽车差速器,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差速器,其外齿内多相内凸轮的外部是锥齿轮,内部是多相内凸轮;移动块与左半轴架之间为滚动接触连接、其上下外圆柱面分别与外齿内多相内凸轮和右半轴中心轮啮合。动力由外齿内多相内凸轮外部的锥齿轮输入,经外齿内多相内凸轮的多相内凸轮传给移动块,移动块再将动力传给与左车轮固连的左半轴架和与右车轮固连的右半轴中心轮,从而使左、右车轮实现差速。该汽车差速器省去了传统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系统,故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多齿啮合,重合度大,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差速器的各种轮式车辆,如一般的汽车、工程车辆等。
申请公布号 CN10529917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2.03
申请号 CN201510785595.0 申请日期 2015.11.16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梁尚明;徐毅;陈飞宇
分类号 F16H48/14(2012.01)I;F16H57/023(2012.01)I;F16H57/021(2012.01)I 主分类号 F16H48/14(2012.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任意齿差内凸轮激波滚移块式汽车差速器,主要由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左半轴架(2)、圆锥滚子轴承(3)、右半壳(4)、移动块(5)、右半轴中心轮(6)、深沟球轴承(7)、螺钉(8)、深沟球轴承(9)、滚针(10)、套筒垫圈(12)、深沟球轴承(13)组成,其特征在于:摒弃了传统汽车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系统,代之以“外齿内多相内凸轮一一移动块一一中心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左半轴架(2)、移动块(5)、右半轴中心轮(6),以此系统实现差速;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的外部是直齿圆锥齿轮、内部是多相内凸轮,即内部是具有三个互成120度夹角且轴心对称的凸出部分的三相内凸轮,其自身质量完全平衡,其轮廓曲线为余弦曲线,故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既是主减速器的一个锥齿轮,又是差速器机构中的多相内凸轮,即多相内激波器,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有机地合为一体,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与右半壳(4)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3)支撑在机架上;左半轴架(2)的左端为左半轴,左半轴架(2)的左端与左边车轮(14)相固连、右端装于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的多相内凸轮中,左半轴架(2)的右端为套筒结构,沿该套筒周向开有Z<sub>2</sub>个径向导槽,该导槽内装有移动块(5),左半轴架(2)由一对深沟球轴承(13)支撑在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中;将右半轴与一个中心轮设计为一体,称为右半轴中心轮(6),右半轴中心轮(6)的右端为右半轴,右半轴中心轮(6)通过右半轴与右边车轮(15)固连在一起,右半轴中心轮(6)的左端为中心轮,该中心轮是具有多个外凸部分的外凸轮,因此右半轴中心轮(6)是具有多个外凸部分的外凸轮,其凸出部分的个数即齿数记为Z<sub>6</sub>,右半轴中心轮(6)的中心轮部分内嵌于左半轴架(2)的右端套筒结构内,右半轴中心轮(6)的左端通过深沟球轴承(9)支承于左半轴架(2)之内,右端通过深沟球轴承(7)支承于右半壳(4)之内;在左半轴架(2)的右端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壁上沿径向开有用以装滚针(10)的沟槽,在该沟槽内装有若干根滚针(10),移动块(5)装在左半轴架(2)的右端套筒的径向导槽内,其可在左半轴架(2)的径向导槽中径向移动并通过导槽内的若干根滚针(10)与左半轴架(2)的径向导槽组成滚动连接关系,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移动块(5)的上、下外圆柱表面分别与外齿内多相内凸轮(1)的多相内凸轮轮廓和右半轴中心轮(6)的外凸轮轮廓相啮合各组成一个高副;右半轴中心轮(6)的齿数Z<sub>6</sub>和移动块(5)的数目Z<sub>2</sub>之差为3。
地址 61002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