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生态消除钉螺种群的机理
摘要 消除钉螺种群是消灭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枯水期有螺环境土壤平均含水量后,雌螺产卵无法形成螺卵泥皮或包裹不全,螺卵不能继续发育,钉螺产卵数量和螺卵孵化率比对照区分别减少90%/年、85%/年,钉螺密度逐年降低,干预后3-4年,钉螺种群自然消亡。死亡螺卵和正常卵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其DNA位点相同。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用螺卵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了生态消除钉螺种群的机理。2.干预环境中首次发现死亡螺卵与正常螺卵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3.对消除外洲钉螺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4.显著降低了灭螺的成本,无环境污染。
申请公布号 CN10526524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27
申请号 CN201510725432.3 申请日期 2015.11.02
申请人 湖南理工学院 发明人 魏凯林;魏望远;陈祥麟;卜开明;易健民;唐课文
分类号 A01G13/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生态消除钉螺种群的机理,在自然环境中,95%钉螺的寿命只有1年,其特征在于钉螺在枯水期土壤含水量35%±5的环境繁殖产卵,钉螺产卵后必需用分泌物和半潮湿泥土包裹螺卵,形成外壳为正常螺卵(图1),泥皮包裹完整,才能在体外自然环境发育,刺破卵壳,可见幼螺(图3),雌螺平均每年产卵80-100牧,最终成螺率12.5%;在干预环境采集的螺卵(图2)淡黄色,半透明,外壳没有泥皮或包裹不完整,在体外环境中不能发育而死亡,刺破卵壳后,只有块状蛋白质物质,没有幼螺,称为寡蛋或死亡螺卵(图4);所述的寡蛋或死亡螺卵(图2)在解剖镜下和正常螺卵(图1)比较,形态稍小,外壳无或少泥皮,可见半透明螺卵胶质卵壳,(图1)和(图3)形态螺卵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其DNA位点相同,证实二者均为钉螺的螺卵。
地址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奇家岭学院路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