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电弧炉炼钢方法及其炼钢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炉炼钢方法及其炼钢装置。炼钢方法是在包括两个炉壳的炼钢装置中操作的,两个炉壳共用一套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包括三个电极、电极耐材料炉盖与电弧炉变压器;炉壳有中部有上口的水冷大炉盖;每个炉壳有各自独立的包括氧枪与氧枪水冷炉盖的吹氧装置,所述的炉壳中的炉池的高度与熔池的内直径比为0.90~1.0;炉底的直径与熔池的内直径比为1.1-1.3;炉底的偏心区半径为熔池内直径的0.3-0.4;炼钢步骤包括将铁水与废钢中最少选一种或两种加入到每个炉壳中;两个炉壳的炼钢步骤相同,一个比另一个炉壳落后15分钟至30分钟,两个炉壳交替出钢。本电弧炉炼钢方法及其炼钢装置可实现转炉吹氧及电弧炉送电双功能,增加了炉料适应性。
申请公布号 CN10336146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27
申请号 CN201210097443.8 申请日期 2012.03.27
申请人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贞彪;刘复兴;王百东;赵大同;张晓东;张鹏;牛喜斌;宋苗;郝旭明;刘明
分类号 C21C5/52(2006.01)I;F27B3/10(2006.01)I 主分类号 C21C5/52(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王思俊
主权项 一种电弧炉炼钢方法,它是在包括两个电弧炉的两个炉壳的炼钢装置中实施,两个炉壳共用一套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包括三个电极、电极耐材料炉盖与电弧炉变压器,三个电极的电极横臂能水平面转动;炉壳配置有中部有上口的水冷大炉盖;每个炉壳有各自独立的包括氧枪与氧枪水冷炉盖的吹氧装置,所述的炉壳中的熔池的高度与熔池的内直径比为0.90~1.0;炉底的直径与熔池的内直径比为1.1‑1.3;炉底的偏心区半径为熔池内直径的0.3‑0.4;炼钢步骤包括将铁水与废钢中最少选一种或两种加入到每个炉壳中;两个炉壳的炼钢步骤相同,一个比另一个炉壳落后15分钟至30分钟,两个炉壳交替出钢;其步骤特征是:<b>Ⅰ</b>、 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一炉壳,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25‑0.045%;    P  0.080‑0.100%;   温度  1400—1450℃;<b>Ⅱ</b>、第一炉壳内装料结束后,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二炉壳内,两炉装料时间偏差15分钟,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25‑0.045%;    P  0.080‑0.100%;   温度  1400—1450℃;<b>Ⅲ</b>、第二炉壳装料的同时,即第一炉壳装料结束后,把第一炉壳的吹氧装置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转到第一炉壳内进行吹炼,脱除钢中Si、Mn、C含量,并加入石灰、白云石进行造渣操作;<b>Ⅳ</b>、在第二炉壳装料结束后,把第二炉壳的吹氧装置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转到第二炉壳,脱除钢中Si、Mn、C含量;并加入石灰、白云石进行造渣操作;<b>Ⅴ</b>、第一炉壳达到出钢条件后,即出钢,出钢条件:C: 0.33%±0.02%,  P:≤0.012%,温度为1665℃±3℃,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b>Ⅵ</b>、第一炉壳开始出钢后15±3分钟,第二炉壳达到出钢条件后,即出钢,出钢条件:C: 0.33%±0.02%,  P:≤0.012%,温度为1665℃±3℃;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或其步骤特征是:<b>Ⅰ</b>、 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一炉壳内,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25‑0.045%;    P  0.080‑0.100%;   温度  1400—1450℃;      将一篮废钢加到第一炉壳内,废钢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05‑0.015%;   P  0.010‑0.030%;铁水和废钢加入第一炉壳后,铁水的重量比例为:60%—85%;  <b>Ⅱ</b>、旋转两炉壳共用的三个电极,并插在第一炉壳内,电极耐材炉盖嵌入第一炉壳的大水冷炉盖的中部;<b>Ⅲ</b>、第一炉壳装料用30分钟,装完料结束后,立即给第二炉壳装料;将一罐铁水加入到第二炉壳内,铁水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25‑0.045%;    P  0.080‑0.100%;   温度  1400—1450℃;      将一篮废钢加到第二炉壳内,废钢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05‑0.015%;   P  0.010‑0.030%;铁水和废钢加入第二炉壳后,铁水的重量比例为:60%—85%;<b>Ⅳ</b>、在第二炉壳装料的同时,第一炉壳执行送电操作,调整送电档位,待炉壳内废钢熔化不小于60%时,停止送电;<b>Ⅴ</b>、提升插在第一炉壳的三个电极,旋出三个电极及电极耐材炉盖,旋转至第二炉壳执行送电操作,调整送电档位,待炉壳内废钢熔化不小于60%时,停止送电;<b>Ⅵ</b>、在第一炉壳旋转出三个电极及电极耐材炉盖后,把第一炉壳配置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转到第一炉壳,氧枪水冷炉盖嵌入水冷大炉盖中部,及时调整用氧枪位,进行吹炼,脱除钢中Si、Mn、C含量;并加入石灰、白云石进行造渣操作;<b>Ⅶ</b>、当第一炉壳内的钢水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达下述要求时第一炉壳出钢:C: 0.10‑0.40%,  P:≤0.015%,温度为1640‑1680℃.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b>Ⅷ</b>、提升第一炉壳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并把第一炉壳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移开;<b>Ⅸ</b>、第二炉壳提升电极耐材炉盖与三个电极,旋出三个电极及电极耐材炉盖,旋转至第一炉壳执行送电操作,调整送电档位,待炉内废钢熔化不少于60%时,停止送电;<b>Ⅹ</b>、在第二炉壳旋转出三个电极及电极耐材炉盖后,把第二炉壳的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转到第二炉壳,及时调整用氧枪位,进行吹炼,脱除钢中Si、Mn、C含量;并加入石灰、白云石进行造渣操作;<b>Ⅺ</b>、当第二炉壳内的钢水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达下述要求时第二炉壳出钢:C: 0.10‑0.40%,  P:≤0.015%,温度为1640‑1680℃;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或其步骤特征是:<b>Ⅰ</b>、 将一篮废钢加入到第一炉壳内,废钢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加入时间30分钟;S   0.005‑0.015%;    P  0.010‑0.030%;<b>Ⅱ</b>、第一炉壳开始装料结束后,将一篮废钢加入到第二炉壳内,废钢中的S与P的重量百分比为:S   0.005‑0.015%;    P  0.010‑0.030%;<b>Ⅲ</b>、在第二炉壳装料的同时,第一炉壳直接旋入三个电极与电极耐材炉盖,化清废钢后,温度为1580‑1600℃,旋出送电三个电极及电极耐材炉盖,旋入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进行脱碳升温操作;加入造渣料;当第一炉壳内的钢水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达下述要求时第一炉壳出钢:C: 0.18%±0.02%,  P:≤0.007%,温度为1649℃±3℃;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b>Ⅳ</b>、在三个电极与电极耐材炉盖旋出第一炉壳后,旋转插到第二炉壳,化清废钢,加入造渣料;温度为1580‑1600℃,旋出三个电极与电极耐材炉盖,旋入氧枪水冷炉盖和氧枪进行脱碳升温操作;加入造渣料;当第二炉壳内的钢水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达下述要求时第二炉壳出钢,此时第一炉壳出钢后再次装料结束;C: 0.18%±0.02%,  P:≤0.007%,温度为1649℃±3℃;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地址 030003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