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
摘要 本发明属于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提出的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包括有车体和检测系统;车体为三个: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和第三车体(3);三个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车钩缓冲装置(5),且相邻两个车体之间设置有风挡(6);第一车体(1)上安装有两个柴油发电机组(8);检测系统(4)包括有分别安装在三个车体上的钢轨探伤系统、无线场强检测系统、路基道床检测系统、隧道限界检测系统、轨道检测系统、综合检测系统、线路巡检系统、接触网检测系统、红外轴温检测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本发明能对重载铁路线路及设施进行快速、全面、准确的综合检测。
申请公布号 CN10355257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20
申请号 CN201310576118.4 申请日期 2013.11.18
申请人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继连;贾晋中;曹广河;孟宪洪;陈东平;袁其刚;唐磊;顾青;丁捷;常卫军;马欣;吴龙发;何占元
分类号 B61K9/08(2006.01)I;B61K9/04(2006.01)I;B61K9/10(2006.01)I 主分类号 B61K9/08(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王崇
主权项 一种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所述的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包括有车体和用以对线路及设施进行检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为三个: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和第三车体(3);三个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以牵引车辆在钢轨上运行的车钩缓冲装置(5),且相邻两个车体之间设置有用以通道的风挡(6);所述的第一车体(1)上安装有用以为车辆及检测系统提供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8);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组(8)为两个: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和小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所述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给检测设备及车辆供电;所述的小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在列车非运行状态中给车辆供电,并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在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作为备用发电机组,给车辆及部分低耗电检测设备供电;所述的检测系统(4)包括有钢轨探伤系统(4‑1)、无线场强检测系统(4‑2)、路基道床检测系统(4‑3)、隧道限界检测系统(4‑4)、轨道检测系统(4‑5)、综合检测系统(4‑6)、线路巡检系统(4‑7)、接触网检测系统(4‑8)、红外轴温检测系统(4‑9)和信号检测系统(4‑10);所述的钢轨探伤系统(4‑1)安装在第三车体(3)上,所述的钢轨探伤系统(4‑1)包括有轮式探伤设备(4‑1.1)和信号处理系统(4‑1.2);所述的轮式探伤设备(4‑1.1)安装在第三车体的构架上;所述的信号处理系统(4‑1.2)安装在第三车体内;所述的无线场强检测系统(4‑2)安装在第三车体(3)上,所述的无线场强检测系统(4‑2)包括有场强计(4‑2.1)、场强测试信号处理分配器和测试控制主机(4‑2.2),用于对铁路沿线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的场强分布进行实时测试、处理、记录并按照标准生成存档文件和打印测试统计结果及相应的报表;所述的路基道床检测系统(4‑3)安装在第三车体(3)上,所述的路基道床检测系统(4‑3)包括有探地雷达(4‑3.1)和数据采集处理单元(4‑3.2);所述的探地雷达(4‑3.1)安装在第三车体的底架上;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4‑3.2)位于第三车体(3)内对铁路线路的道床层及路基层的内部质量、结构等特性进行非侵入式检测;所述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4‑4)安装在第三车体(3)内,所述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4‑4)包括有安装在第三车体端部的激光扫描传感器(4‑4.1)、设备采集箱(4‑4.2)和位于第三车体内的限界处理服务器(4‑4.3),基于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以钢轨顶面及轨道中心线作为测量基准,实时准确地检测线路两侧建筑物的全断面轮廓;所述的轨道检测系统(4‑5)安装在第二车体(2)上,所述的轨道检测系统(4‑5)包括有安装在第二车体构架端部的轨道几何检测设备(4‑5.1)、钢轨断面检测设备(4‑5.2)和波浪磨耗检测设备(4‑5.3),用于实时对轨道几何、磨耗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及统计分析并显示,可进行超限设定、判断、报警、数据库存储和报表打印;能够独立执行检测任务,同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数据分析处理及设备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管理;所述的综合检测系统(4‑6)安装在第二车体(2)上,所述的综合检测系统(4‑6)由列车数据网络(4‑6.1)、定位同步系统(4‑6.2)和环境监视系统(4‑6.3)组成,用以实现检测车的精确定位,发布列车的统一速度、时钟和里程信息,实现列车运行前后方环境的昼夜实时监测;所述的线路巡检系统(4‑7)安装在第二车体(2)上,所述的线路巡检系统()由悬挂在第二车体底架上的光源(4‑7.1)、相机(4‑7.2)、电气控制箱(4‑7.3)及安装在第二车体内的中央控制箱、工控机、交换机组成,采用视觉测量方法,应用模式识别技术,检测钢轨的表面擦伤、轨道扣件伤损辨识;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4‑8)安装在第二车体(2)上,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4‑8)由一套光学几何磨耗测量系统(4‑8.1)、一套接触加速度和力测量系统(4‑8.2)以及一套视频监视系统(4‑8.3)组成;所述的光学几何磨耗测量系统(4‑8.1)安装在第二车体(2)的车顶上,用以测量接触线的高度、拉出值和磨耗;所述的接触加速度和力测量系统(4‑8.2)安装在第二车体的底架上,用以测量接触网网压、受电弓头和支架的加速度以及弓网接触力;所述的视频监视系统(4‑8.3)安装在第二车体(2)的车顶上,对受电弓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述的红外轴温检测系统(4‑9)安装在第一车体(1)上,所述的红外轴检测系统(4‑9)由模拟轴箱(4‑9.1)、方位尺(4‑9.2)、激光测距仪(4‑9.3)、控制柜(4‑9.4)和工控机(4‑9.5)以及轴报器组成,自动检测地面探测装置的测量精度、检测地面红外探头的方位偏移程度;实现无线数据传输,能根据需要及时向车上传输地面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随时提供红外检测车的行走里程和运行速度;能兼容检测客车、货车等各种形式的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实施集中控制、集中测量和集中显示;所述的信号检测系统(4‑10)由检测设备(4‑10.1)、机柜内设备(4‑10.2)和车端连接器(4‑10.3)组成;所述的检测设备分别悬挂在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以及第三车体(3)底架的下部;所述的机柜内设备(4‑10.2)安装在第二车体(2)内,所述的车端连接器(4‑10.3)为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的连接端、第二车体(2)与第三车体(3)的连接端,用于对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左右轨电流强度及平衡电流等项目的全方位检测,实现以区段为单位对轨道电路传输特性、频率特性、补偿电容状态以及轨道不平衡指标的全面综合检测。
地址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外西滨河路22号神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