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育养殖车间系统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松江鲈鱼的繁育养殖车间系统。本发明根据松江鲈鱼的生态学性,构建了模拟其野外栖息地的车间系统,包括硬质生态环境系统和软质生态环境系统。系统所构造的生态环境完全可以满足松江鲈鱼各个时期如繁殖、洄游和生长发育等的需求,实现松江鲈鱼的全人工繁育、养殖的规模化生产。在该系统中可以持续建立和扩增松江鲈鱼人工种群,满足科研、增殖放流和开发利用所需要的松江鲈鱼鱼苗、鱼种和成鱼。与常规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本系统的建造成本、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养殖效益大幅提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申请公布号 CN10404144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13
申请号 CN201410134960.7 申请日期 2014.04.04
申请人 复旦大学;上海四鳃鲈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金秋;罗武松
分类号 A01K63/00(2006.01)I;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主权项 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育养殖车间系统,包括硬质生态环境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生态环境的模拟系统包括养殖池、洄游池、连通沟渠;其中:(一)所述养殖池,根据松江鲈鱼自然种群湖泊和河流两种栖息地的形态和特点,设计为两种形式:(1)圆形或倒圆角形模拟湖泊养殖池该池形状为圆形或者倒圆角正方形,以模拟自然界中湖泊生态系统;建设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面积在20~50平方米;养殖池一侧面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直径为32~50mm,进水方向为圆形的切线方向或圆倒角的圆形的切线方向;养殖池中心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直径为90~160mm;养殖池高为50~80cm,养殖池底从周边向中心设有坡度,坡度为10‰~20‰;(2)长条曲线形模拟河流养殖池该池的形状为长条曲线形,似河流的形态,以模拟自然界中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长宽比在3:1~5:1,面积为20~50平方米;养殖池窄边一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直径为32~50mm,进水方向与长边方向平行;排水管在养殖池另一端,排水管管径为90~160mm;养殖池高为50~80cm,从进水口到排水口池底由高至低,池底坡度为20‰~30‰;所述养殖池采用开放式车间的建造方式,即在养殖池上方设置有遮阳棚顶,遮阳棚顶采用草顶竹架形式,即用竹子作为棚顶框架,框架上覆盖稻草,稻草顶棚厚度为10~30cm,遮阳棚顶四周内外通透,使养殖池即车间内的温度及其它气候因子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人工种群松江鲈鱼的繁殖、生长规律,与自然种群基本保持一致;所述养殖池底部布设有掩蔽物,该掩蔽物类似于洞穴形式,底部掩蔽物设计符合以下几个原则:表面光滑,以保证养殖动物活动过程中不会被刮伤、割伤;大小合适;洞穴隐秘度高;长时间浸泡对水质无影响;因此,布设的掩蔽物种类有牡蛎壳、贝壳、竹子筒、陶瓷罐、瓦片、空心砖;所述养殖池底部还布设有繁殖场,采用牡蛎壳、瓦片、贝壳粘合成混合体,作为巢穴铺设在养殖池底部,用以模拟松江鲈鱼的繁殖场;铺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星点状铺设,另一种是连片状铺设;以连片状铺设为主,结合星点状铺设,使松江鲈鱼雌雄个体既可以组成一个小的产卵群体,又可以个体间自由组合;繁殖场布设面积为养殖池面积的1/4~1/3,巢穴的数量为雄性个体的100%~150%;(二)所述洄游池,其形状为长条形河流形式,模拟自然界中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材料为水泥混凝土、玻璃钢,长宽比为3:1~5:1,面积为20~50平方米;洄游池一头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直径为32~50mm,进水方向与长边防线平行;排水管在洄游池另外一头,排水管直径为90~160mm;洄游池高为50~80cm,洄游池底从进水口到排水口设有坡度,池底坡度为20‰~30‰;(三)所述连通沟渠,共有三条:一为海水循环沟渠,二为淡水循环沟渠,三为排污沟渠;其中,海水循环沟渠将养殖车间与海水处理单元连接,淡水循环沟渠将养殖车间与淡水处理单元连接起来,排污沟渠用于养殖池清洗时污水的排放;沟渠采用混凝土或玻璃钢结构;排污沟渠的顶部与养殖池的排水管连接,宽度20~30cm,深度30~50cm,从排出端到水处理系统端设有坡度,坡度为5‰~10‰ 。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