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水合物法的分层式海水淡化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水合物法的分层式海水淡化装置,属于水合物应用技术领域。水合物反应器内部合理布置多孔介质,水合物生成条件为气过饱和,分解条件主要是降压分解,智能排水部分根据流量和盐度自动调节阀门开度和流向。本发明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满足大规模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的需要;采用两级换热器预冷,减少冷量损耗,提高能量利用率;水合物生成过程通过气体鼓泡法提高反应速率,恒压进气保证较高水合物产量;排放物为常温浓缩后海水,对环境无污染;淡水自动检测分离,各部分间歇式周期性工作,优化运行成本,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集中紧凑,满足工业生产要求,运行过程稳定可靠,成本低廉,节能环保。
申请公布号 CN10449596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13
申请号 CN201510002889.1 申请日期 2015.01.05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宋永臣;杨明军;郑嘉男;刘瑜;赵越超;蒋兰兰
分类号 C02F1/00(2006.01)I;C02F103/08(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李宝元;梅洪玉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水合物法的分层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部分、海水进料预冷部分、反应器温度控制部分、二氧化碳循环控制部分和智能排水部分;反应器本体部分与其他四个部分均直接相连,反应器本体上部的进水口与海水预冷部分连通,反应器本体外圈的夹层与反应器温度控制部分相连,反应器本体前后的进气联箱、排气联箱与二氧化碳循环控制部分连接,反应器本体底部的排水口与智能排水部分相通;反应器本体部分提供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环境,包括进水喷洒装置、多孔介质管束、细孔滤网和出水口;反应器本体的顶部是喷洒装置,海水由其上部进水口进入,通过喷洒装置海水快速均匀进入反应器中;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排水口,自带过滤装置,防止水合物固体流出;反应器本体的中间均匀布置多层前后排布、方形错列的多孔介质管束,用于填充促进水合物生成的多孔介质,两端用带致密材料的堵头封闭,只允许气体通过,堵头可自由拆卸充填多孔介质;每层多孔介质管束下方都紧接着布置一层细孔滤网,将水合物逐层留住,防止水合物沉聚在底部,阻塞排水口影响分离效果;海水进料预冷部分包括海水澄清池、抽水泵、第一级容积式换热器和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海水澄清池与抽水泵经过闸阀相连,抽水泵直接连通第一级容积式换热器的器管,第一级容积式换热器与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相通,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水平位置高于反应器本体的进水口,并通过蝶形阀将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的出口与反应器本体的进水口连接;海水澄清池用于存储预处理过杂质的海水,带有过滤器的抽水泵将海水从海水澄清池抽送到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的器池内;第一级容积式换热器器池暂存的低温浓海水做冷质,海水流经第一级容积式换热器器管被初步预冷,然后进入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器池中暂存,进一步被预冷后充入反应器中,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器管用温度控制循环液做冷质,将海水冷却到较低温度;反应器温度控制部分包括夹层和循环制冷器;反应器外圈的夹层包围反应器本体,循环液只能在夹层中流动以控制反应器本体温度;循环制冷器通过管路和夹层相连,循环制冷器流出的循环液从夹层下部的入口流进,从夹层上部的出口流出;制冷循环器的出口管路设置三向阀,分别连通夹层出口、循环制冷器入口和第二级容积式换热器入口;二氧化碳循环控制部分包括高压气源、低压集气罐和气体增压泵;高压气源通过减压阀与进气联箱连接;排气联箱通过单向阀与低压集气罐相连;当海水原料充满反应器后,通过减压阀将二氧化碳以恒定压力由多孔介质鼓泡式充进反应器中;水合物生成过程中保持减压阀开启,以保证足够反应驱动力,提高水合物产量;水合物生成后,通过单向阀排气,进行降压分解,二氧化碳排入到低压集气罐中;低压集气罐与高压气源通过气体增压泵和单向阀相连,维持集气罐低压,保证高压气源气量,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另外,高压气源设有补气口,以补充二氧化碳部分损失;智能排水部分包括海水流量表、自动盐度计、废液罐和淡水罐;其中,海水流量表与反应器底部出水口相连,海水流量表通过单向阀与三向阀的进口和自动盐度计连接,三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通向淡水出口和海水回收口;智能排水部分只允许流经液体,气体无法逃出;单向阀由海水流量表控制,开度与流量成正比,三向阀由自动盐度计控制,低温废液通入第一级容积式换热器器池内预冷新海水,盐度达到淡水标准时三向阀转向淡水出口,否则一直处在海水回收口;最终常温废液回收到废液罐;达标淡水直接通入淡水罐储存。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