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联动式角度可调机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动式角度可调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制造工艺简单,零部件少,产品质量可靠稳定,生产成本低的双联动式角度可调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联动式角度可调机构,包括主调节机构、联动调节机构和连接主调节机构与联动调节机构的联动杆;主调节机构包括主上板、主下板、主角度调节组件、主轴、限位解锁扭簧、主回复盘簧、手柄、限位联动解锁片、主盘簧外支架、两个拉带和主橡胶套。联动调节机构包括联动上板、联动下板、联动角度调节组件、联动回复盘簧、联动盘簧外支架和联动橡胶套。优点,双联动式角度可调机构,该机构结构巧妙,制造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生产成本低。
申请公布号 CN204956166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13
申请号 CN201520657490.2 申请日期 2015.08.27
申请人 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郝先星;马明越
分类号 B60N2/235(2006.01)I;B60N2/22(2006.01)I 主分类号 B60N2/235(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涂春春
主权项 一种双联动式角度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调节机构(A)、联动调节机构(B)和连接主调节机构(A)与联动调节机构(B)的联动杆(C);主调节机构(A)包括主上板(A‑2)、主下板(A‑3)、用于调节主上板(A‑2)与主下板(A‑3)之间相对转动角度的主角度调节组件(A‑4)、主轴(A‑5)、限位解锁扭簧(A‑6)、主回复盘簧(A‑7)、手柄(A‑8)、限位联动解锁片(A‑9)、主盘簧外支架(A‑10)、两个拉带(A‑11)和主橡胶套(A‑12);主角度调节组件(A‑4)包括两个可相对转动的侧板;主上板(A‑2)连接主角度调节组件(A‑4)的其中一个侧板,主下板(A‑3)连接主角度调节组件(A‑4)的另一个侧板;主上板(A‑2)上与主下板(A‑3)相交的一端端部上外凸设有用于限定主调节机构(A)角度调节范围的角度限位点(A‑21)和角度限位翻边(A‑22);主轴(A‑5)依此插入主上板(A‑2)、主角度调节组件(A‑4)和主下板(A‑3)内且与主角度调节组件(A‑4)相铆接,主轴(A‑5)两端均伸出主上板(A‑2)和主下板(A‑3);限位解锁扭簧(A‑6)通过扭簧固定轴设置在主下板(A‑3)的中部;限位联动解锁片(A‑9)呈阶梯状且限位联动解锁片(A‑9)的中部套装在扭簧固定轴上并通过开口挡圈固定,同时限位联动解锁片(A‑9)接触主下板(A‑3)上凸起的限位翻边(A‑31);限位解锁扭簧(A‑6)上扭簧头挂在限位联动解锁片(A‑9)上,下扭簧头卡入主下板(A‑3)上设置的扭簧孔(A‑32)内;手柄(A‑8)设置在伸出主下板(A‑3)侧的主轴(A‑5)端部,同时手柄(A‑8)接触限位联动解锁片(A‑9)上凸起的限位点(A‑91);两个拉带(A‑11)中的一个拉带连接手柄(A‑8),其中另一个拉带连接限位联动解锁片(A‑9);主回复盘簧(A‑7)通过设置在主上板(A‑2)内的主盘簧轴套套装在主轴(A‑5)的外围,主回复盘簧(A‑7)的内接头固定连接主盘簧轴套、外接头连接设置在主下板(A‑3)上的主盘簧外支架(A‑10),主盘簧外支架(A‑10)位于角度限位点(A‑21)和角度限位翻边(A‑22)之间;主橡胶套(A‑12)装在主盘簧外支架(A‑10)上;联动调节机构(B)包括联动上板(B‑2)、联动下板(B‑3)、用于调节联动上板(B‑2)与联动下板(B‑3)之间相对转动角度的联动角度调节组件(B‑4)、联动回复盘簧(B‑5)、联动盘簧外支架(B‑6)和联动橡胶套(B‑7);联动角度调节组件(B‑4)包括两个可相对转动的侧板;联动上板(B‑2)连接联动角度调节组件(B‑4)的其中一个侧板,联动下板(B‑3)连接联动角度调节组件(B‑4)的另一个侧板;联动回复盘簧(B‑5)套装在设置在联动上板(B‑2)内的联动盘簧轴套上,联动回复盘簧(B‑5)的内接头固定连接联动盘簧轴套、外接头连接设置在联动下板(B‑3)上的联动盘簧外支架(B‑6);联动橡胶套(B‑7)装在联动盘簧外支架(B‑6)上;联动杆(C)的一端连接主调节机构(A)内的主轴(A‑5),另一端连接联动调节机构(B)内的联动角度调节组件(B‑4)。
地址 213324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绸缪镇建设南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