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有害生物防除用途
摘要 式(1)所示的稠合杂环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对有害生物具有优异的防除效力。[式中,A<sup>1</sup>表示N等,A<sup>2</sup>表示NR<sup>6</sup>等,A<sup>3</sup>表示CR<sup>12</sup>等,R<sup>1</sup>表示C1-C6链式烃基等,R<sup>2</sup>和R<sup>4</sup>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等,R<sup>3</sup>表示C1-C6链式烃基等,R<sup>6</sup>表示该C1-C6链式烃基等,对于R<sup>9</sup>、R<sup>10</sup>、R<sup>11</sup>和R<sup>12</sup>而言,R<sup>9</sup>与R<sup>10</sup>、R<sup>10</sup>与R<sup>11</sup>或R<sup>11</sup>与R<sup>12</sup>的任一组与该组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n表示0、1或2]。
申请公布号 CN10524687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13
申请号 CN201480023668.6 申请日期 2014.02.19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边贵将;伊藤舞衣;清水千枝;野仓吉彦
分类号 C07D235/02(2006.01)I;A01N43/50(2006.01)I;A01N43/76(2006.01)I;A01N43/90(2006.01)I;A01P7/02(2006.01)I;A01P7/04(2006.01)I;A61K31/4184(2006.01)I;A61K31/4188(2006.01)I;A61K31/423(2006.01)I;A61K31/424(2006.01)I;A61K31/4427(2006.01)I;A61P33/00(2006.01)I;C07D263/56(2006.01)I;C07D401/04(2006.01)I;C07D491/048(2006.01)I;C07D491/056(2006.01)I;C07D498/04(2006.01)I;C07D513/04(2006.01)I 主分类号 C07D235/02(2006.01)I
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葛凡
主权项 式(1)所示的稠合杂环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img file="FDA0000830051950000011.GIF" wi="982" he="446" />式(1)中,A<sup>1</sup>表示N或CR<sup>5</sup>,A<sup>2</sup>表示NR<sup>6</sup>、S或O,A<sup>3</sup>表示N或CR<sup>12</sup>,R<sup>1</sup>表示可具有选自α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C1‑C6链式烃基、或者可具有选自β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C3‑C6脂环式烃基,R<sup>2</sup>、R<sup>4</sup>和R<sup>5</sup>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sup>7</sup>、S(O)<sub>m</sub>R<sup>7</sup>、SO<sub>2</sub>NR<sup>7</sup>R<sup>8</sup>、C(O)R<sup>7</sup>、CO<sub>2</sub>R<sup>7</sup>、C(O)NR<sup>7</sup>R<sup>8</sup>、NR<sup>7</sup>R<sup>8</sup>、NR<sup>7</sup>C(O)R<sup>8</sup>、NR<sup>7</sup>CO<sub>2</sub>R<sup>8</sup>、氰基、硝基、卤原子或者氢原子,R<sup>3</sup>表示可具有选自α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C1‑C6链式烃基、可具有选自δ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苯基、可具有选自δ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五元或六元杂环基、OR<sup>7</sup>、S(O)<sub>m</sub>R<sup>7</sup>、SO<sub>2</sub>NR<sup>7</sup>R<sup>8</sup>、C(O)R<sup>7</sup>、CO<sub>2</sub>R<sup>7</sup>、C(O)NR<sup>7</sup>R<sup>8</sup>、NR<sup>7</sup>R<sup>8</sup>、NR<sup>7</sup>C(O)R<sup>8</sup>、NR<sup>7</sup>CO<sub>2</sub>R<sup>8</sup>、氰基、硝基、卤原子或者氢原子,R<sup>6</sup>表示可具有选自γ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C1‑C6链式烃基、C(O)R<sup>7</sup>、CO<sub>2</sub>R<sup>7</sup>或者氢原子,R<sup>7</sup>和R<sup>8</sup>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链式烃基或者氢原子,对于R<sup>9</sup>、R<sup>10</sup>、R<sup>11</sup>和R<sup>12</sup>而言,R<sup>9</sup>与R<sup>10</sup>、R<sup>10</sup>与R<sup>11</sup>或者R<sup>11</sup>与R<sup>12</sup>中的任一组与该组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J,不形成环J的R<sup>9</sup>、R<sup>10</sup>、R<sup>11</sup>或R<sup>12</sup>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α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C1‑C6链式烃基、OR<sup>7</sup>、S(O)<sub>m</sub>R<sup>7</sup>、SO<sub>2</sub>NR<sup>7</sup>R<sup>8</sup>、C(O)R<sup>7</sup>、CO<sub>2</sub>R<sup>7</sup>、C(O)NR<sup>7</sup>R<sup>8</sup>、NR<sup>7</sup>R<sup>8</sup>、NR<sup>7</sup>C(O)R<sup>8</sup>、NR<sup>7</sup>CO<sub>2</sub>R<sup>8</sup>、氰基、硝基、卤原子或者氢原子,环J表示苯环、五元或六元芳香族杂环、或者五元、六元、七元或八元非芳香族环,在此,苯环和五元或六元芳香族杂环可具有选自δ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五元、六元、七元或八元非芳香族环可具有选自ε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选自ε组中的1个以上的基团为=S所示的二价基团、=O所示的二价基团或=NOR<sup>13</sup>所示的二价基团的情况下,这些基团键合于上述的五元、六元、七元或八元非芳香族环的构成环的碳之中的同一个碳,n表示0、1或2,m表示0、1或2,在此,在S(O)<sub>m</sub>R<sup>7</sup>中,m为1或2的情况下,R<sup>7</sup>表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链式烃基,α组:由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硫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亚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6烷基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6烷氧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或1个以上C1‑C3烷基的C3‑C6环烷基、氰基、羟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β组:由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γ组:由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硫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亚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6烷基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6烷氧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或1个以上C1‑C3烷基的C3‑C6环烷基、可具有选自δ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苯基、可具有选自δ组中的1个以上的原子或基团的五元或六元杂环基、氰基、羟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δ组:由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氧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氨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6二烷基氨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硫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亚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4烷基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4烷氧羰基、硝基、氨基、氰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ε组:由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氧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氨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6二烷基氨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硫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亚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磺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4烷基羰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2‑C4烷氧羰基、硝基、氨基、氰基、卤原子、=S所示的二价基团、=O所示的二价基团和=NOR<sup>13</sup>所示的二价基团组成的组,在此,R<sup>13</sup>表示可具有1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或者氢原子,其中,N‑氧化物的情况下n表示2、m表示2。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