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矛尾复鰕虎鱼的苗种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矛尾复鰕虎鱼Synechogobius hast(Temminck andSchlegel)的苗种培育方法,属农业海水养殖技术;它涉及:一、人工育苗:将30M2育苗池围成暗室,把消毒后的瓦块放在池底,观察该鱼性腺成熟,到IV期时,将雌雄比1∶2亲鱼入池,水温10℃,通过光照、培育水温及营养强化措施,促性腺成熟,在13℃时产卵,受精卵是粘性卵;二、仔稚幼鱼的培育:将附着受精卵移至育苗池中,水温14-17℃,盐度27-28‰,溶解氧6.5-8mg/l,随着鱼体生长,降低养殖密度,饲料的投喂采用多种饵料叠加的方法,对不同日龄的仔稚幼鱼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50天后苗种体长可达到30-50mm,供养殖或增殖放流,是浙江海水养殖的新品种。
申请公布号 CN10170301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5.12
申请号 CN200910101372.2 申请日期 2009.07.30
申请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楼宝;毛国民;史会来;骆季安;郑代明;程国宝;徐冬冬;詹伟;程丽娜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A23K1/18(2006.01)I;A23K1/1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代理人 周震海
主权项 一种矛尾复鰕虎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人工育苗和仔稚幼鱼培育所组成,所述的人工育苗按下列步骤操作:i)性腺发育观察:从当年的11月至来年2月,通过解剖观察性腺的发育;ii)育苗池:面积30平方米,水深1米,常规消毒并围成暗室,在池底设有不少于5排的瓦块,瓦块经消毒清洗,并每2块瓦块堆放在一起;池中设加热棒2支,上方吊挂100瓦白炽灯2只;iii)当卵巢发育至第IV期时,把雌雄比1∶2的亲鱼入池,入池水温10℃;iv)在促孰、排卵、受精培育过程中,采用控制光照、培育水温和营养强化三方面的作用:a)光照:从每天12小时开始,每隔5天增加0.5小时;b)水温:从10℃开始,每隔5天升温0.5℃;c)投饵:入池3天后,用活脊尾白虾诱食,摄食后,投喂鱿鱼,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3%-5%,在鱿鱼切块中塞夹1粒维生素E;d)换水: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100%,盐度为27‰-28‰;v)产卵受精:当水温达到13℃时,开始产卵和排精,受精卵是粘性卵,附着在瓦块上;vi)将附着受精卵的瓦块移到培育池中培育,培育池条件为30平方米,水深1米,围成暗室,常规消毒,池中放置1000瓦加热棒2支,池上方吊挂100瓦白炽灯2只。所述的仔稚幼鱼培育方法,按下列步骤操作:vii)孵化:水温13℃-14℃开始破膜孵化,每天将沉底的死卵和污物吸出,并添加20%的海水并充氧;viii)培育条件:水温14℃-17℃,盐度27‰-28‰,溶解氧6.5mg/l~8.0mg/l;ix)培育密度:仔稚幼鱼体长5mm,密度为1~2万尾/立方米,仔稚幼鱼体长10mm-15mm密度为0.5-1万尾/立方米,仔稚幼鱼体长30mm密度为3000~4000尾/立方米;x)投饵:饵料投喂是采用多种饵料叠加的方法:a)、1日龄,不投饵;b)、1-20日龄,池中投放小球藻,密度为40-60万个/ml;c)、2-30日龄,投喂轮虫,密度为5-20个/ml,于换水后投喂;d)、10-3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1-2个/ml;e)、20日龄开始投喂配合饲料。
地址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西湖弄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