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十工位全自动扳体加工中心及其加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工位全自动扳体加工中心及其加工方法。该装置包括机体总成、上下料总成、夹具总成、刀具总成、排屑总成、冷却总成、电气总成、控制总成,机体总成包括机座模块及机身模块,上下料总成包括送料模块、上料模块及下料模块,夹具总成包括液压系统、转塔工作台模块及夹具模块,刀具总成包括一组立式铣刀机构、四组卧式钻刀机构及三组卧式铣刀机构,排屑总成包括强迫金属屑流动模块及金属屑收集模块;本发明有效将扳手扳体坯件头部加工工艺整合为连续化、自动化制造模式,实现工件自动上料、一次装夹十工位转移、八道工序加工及可靠下料工作,解决了因单机制造模式工艺流程生产节拍长、用人成本高、精度误差差等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515000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16
申请号 CN201510449557.8 申请日期 2015.07.28
申请人 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安伟;陈坤见;唐安军;王虎
分类号 B23Q7/00(2006.01)I;B23Q3/08(2006.01)I;B23Q1/26(2006.01)I;B23P23/02(2006.01)I 主分类号 B23Q7/00(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郑海峰;张法高
主权项 一种十工位全自动扳体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总成(1)、上下料总成(2)、夹具总成(3)、刀具总成(4)、排屑总成(5)、冷却总成(6)、电气总成(7)、控制总成(8),机体总成(1)包括机座模块(11)及机身模块(12),机座模块(11)包括圆周方向布置的八个刀具机构支座(111)及中心位置布置的转塔工作台支座(112),相邻的刀具机构支座(111)夹角为36°,八个刀具机构支座(111)相对于机座模块(11)左右中心线对称,其中位于机座模块(11)左前方的刀具机构支座(111)与机座模块(11)左右中心线夹角为54°;上下料总成(2)包括送料模块(21)、上料模块(22)及下料模块(23),上料模块(22)包括Z方向直线上料机构(221)及xy平面直线上料机构(222),其中xy平面直线上料机构(222)的上料轨迹与机座模块(11)左右中心线夹角为18°;夹具总成(3)包括液压系统(31)、转塔工作台模块(32)及夹具模块(33),转塔工作台模块(32)侧面设有十组安装孔(321),十组安装孔(321)均匀分布在转塔工作台模块(32)圆周方向,相邻的安装孔夹角为36°,与机座模块(11)左右中心线最小夹角为18°,夹具模块(33)包括十组相同的夹具机构(331);刀具总成(4)包括一组立式铣刀机构(41)、四组卧式钻刀机构(42)及三组卧式铣刀机构(43),四组卧式钻刀机构(42)分别为第一卧式钻刀机构(421)、第二卧式钻刀机构(422)、第三卧式钻刀机构(423)及第四卧式钻刀机构(424),三组卧式铣刀机构(43)分别为第一卧式铣刀机构(431)、第二卧式铣刀机构(432)、第三卧式铣刀机构(433),其中四组卧式钻刀机构(42)及三组卧式铣刀机构(43)均采用杠杆增力换刀装置;排屑总成(5)包括强迫金属屑流动模块(51)及金属屑收集模块(52),其中强迫金属屑流动模块(51)采用冷却总成(6)的冷却液作为流动介质;机身模块(12)位于机座模块(11)正上方,并互相固定,送料模块(21)位于机座模块(11)左前方,并互相平行,上料模块(22)与送料模块(21)、机座模块(11)连接,下料模块(23)与机座模块(11)连接,液压系统(31)分别与转塔工作台模块(32)、夹具模块(33)连接形成回路,转塔工作台模块(32)位于机座模块(11)中心位置布置的转塔工作台支座(112)正上方,并互相连接,十组夹具机构(331)与转塔工作台模块(32)的十组安装孔(321)一一对应连接,机座模块(11)圆周方向布置的八个刀具机构支座(111)以左前方的刀具支座为起点,沿着顺时针分别与立式铣刀机构(41)、第一卧式钻刀机构(421)、第二卧式钻刀机构(422)、第三卧式钻刀机构(423)、第四卧式钻刀机构(424)、第一卧式铣刀机构(431)、第二卧式铣刀机构(432)、第三卧式铣刀机构(433)对应安装,排屑总成(5)位于机座模块(11)左后方,并互相连接,冷却总成(6)与刀具总成(3)、排屑总成(5)连接,电气总成(7)、控制总成(8)分别与上下料总成(2)、夹具总成(3)、刀具总成(4)、排屑总成(5)、冷却总成(6)连接,并与机体总成(1)固定。
地址 324404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光明路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