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棘轮扳手构造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511847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11
申请号 TW102138595 申请日期 2013.10.25
申请人 廖浚彣 发明人 廖浚彣
分类号 B25B13/46 主分类号 B25B13/4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棘轮扳手构造,其系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之作用端系设有一贯穿之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系呈一圆形槽状,该第一容槽一侧近柄部处系设有第二容槽,该第一容槽与第二容槽系呈相通状,该第二容槽之圆心系设于第一容槽之范围内,该第二容槽之直径系小于第一容槽,该第二容槽封闭端处系设有第一靠抵面,第二容槽一侧近柄部处系设有第三容槽,第三容槽二端系呈开放状,第三容槽系与第二容槽呈相通状,第三容槽之直径系小于第二容槽,本体系设有盖体槽,盖体槽系设于第一容槽、第二容槽及第三容槽范围处;一棘轮,该棘轮系枢设于本体之第一容槽内,该棘轮外周缘系设有环状排列齿之棘轮部,该棘轮一端系设有转动部,该转动部之直径系大于棘轮部之外直径,该转动部系凸露于本体外,该转动部系靠抵于本体端面处,该棘轮另端系设有第一环槽,该第一环槽上系设有一缺槽,该缺槽系呈圆孔状,该第一环槽及缺槽系凸露于本体外,该棘轮系设有套合部,该套合部系呈一贯穿之六角形状、十二角形状或各式槽形状,该缺槽系连通第一环槽及套合部;一制齿,该制齿系容置于第二容槽内一侧,该制齿系可于第二容槽内左右位移,该制齿前侧系设有复数咬合齿,该咬合齿系与棘轮之棘轮部相囓合,该制齿之后侧系设有一凹弧槽,该凹弧槽系包括一第一弧面以及二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系设于二第二弧面间,二第二弧面相对第一弧面系呈对称状;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系设于本体之第三容槽内,该控制单元系可转动而控制制齿可于第二容槽内左右移位而控制棘轮扳手之正逆旋动,该控制单元系包括:一拨钮、一卡制件及弹性元件; 该拨钮系设有一圆柱块,该圆柱块系枢设于本体之第三容槽内,该圆柱块系设有端面,该圆柱块系剖设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容置槽系呈长槽状,该第一容置槽之长边方向系延着圆柱块之轴心方向,该第一容置槽系贯穿圆柱块,该第一容置槽于端面处亦呈开放状,亦即第一容置槽三个方向均呈开放状,该第一容置槽之宽度系为第一距离,该圆柱块系设有第二容置槽,该第二容置槽系呈非贯穿槽状,该第二容置槽系呈圆孔状,该第二容置槽之直径系为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系大于第一距离,该第一容置槽二侧系各设有第一凹面,该二个第一凹面相对第一容置槽系呈对称状,该第一凹面系呈弧面状,该拨钮系设有拨片部,拨片部系凸露于第三容槽外;该卡制件系呈ㄇ字形状,该卡制件系容设于圆柱块之第一容置槽处,该卡制件之长度系等于第一容置槽之长度,该卡制件中央系设有第三容置槽,第三容置槽系设有第三距离,第三距离系等于第二距离,亦即系等于第二容置槽之直径,卡制件端部系设有二顶抵面及一第二凹面,该第二凹面系设于二顶抵面间;该弹性元件系容置于圆柱块之第二容置槽以及卡制件之第三容置槽内,该弹性元件之外直径系等于第二距离,亦即系等于第二容置槽之内直径,该卡制件之二顶抵面系受弹性元件之弹力顶抵而抵于凹弧槽之第二弧面处,该凹弧槽系包括一第一弧面以及二第二弧面,如此该第二弧面之弧面半径系以接近顶抵面为佳,该卡制件之第二凹面系可减少卡制件与凹弧槽及第二弧面之接触面积,该拨钮系可转动而控制卡制件及制齿,使该制齿可于第二容槽内左右移位;该卡制件一侧系靠抵于本体之第一靠抵面处,弹性元件系容设于第三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内,亦即第一靠抵面系限制卡制件,卡制件系限制弹 性元件,弹性元件限制圆柱块,使该拨钮系枢设于第三容槽内而不脱出第三容槽外;一盖体,该盖体系容设于容盖槽处,该盖体并封闭第二容槽及第三容槽,该盖体系设有穿孔,该穿孔系供棘轮端部凸伸;一第一扣环,该第一扣环系容设于棘轮之第一环槽内,该第一扣环系凸露于本体外,该第一扣环系靠抵于盖体端面处,该第一扣环系呈G形状之环体,该第一扣环系设有卡制部,该卡制部系容设于棘轮之缺槽处,该卡制部端部系凸露于套合部范围内;该棘轮之转动部系靠抵于本体端面上,且该第一扣环系容设于第一环槽内,该第一扣环系靠抵于盖体端面处,该盖体受限于第一扣环而结合于盖体槽处,该棘轮受限于转动部及第一扣环而枢设于第一容槽处。
地址 台中市南屯区向心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