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底部冲击力监测反馈系统
摘要 一种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的底部冲击力监测反馈系统,包括车体、电子控制单元、受力感应器、电磁阀、移动体、电机、泄油管,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前后罩盖、侧壁、顶部、底盘上,供油管的一端与油箱相连通,供油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相连通,泄油管的一端与油箱相连通,泄油管的另一端穿过车体后伸到车外,移动体布置在油箱的上部,电机通过伸缩杆与移动体相连接。在本发明中,当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受力感应器监测到汽车前后部、侧壁发生碰撞以及有高空坠落物、底盘冲击力时,就控制电磁阀的开关,通过移动体的迅速下移把燃油排到车外,防止汽车爆炸。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简单,适用于汽车碰撞防爆系统的优化设计。
申请公布号 CN10512879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09
申请号 CN201510520536.0 申请日期 2015.08.23
申请人 施鸿斌 发明人 施鸿斌
分类号 B60R21/013(2006.01)I;B60R21/08(2006.01)I 主分类号 B60R21/013(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底部冲击力监测反馈系统,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受力感应器(6)、线束(7)、供油管(8)、第一电磁阀(9)、油箱(10)、移动体(11)、电机(12)、第二电磁阀(13)、第一泄油管(14)、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二泄油管(16)、第三电磁阀(17)、第三受力感应器(18)、第四受力感应器(19)、第四电磁阀(20)、第五电磁阀(21)、第三泄油管(22)、第四泄油管(23)、第五受力感应器(24)、第六受力感应器(25),第一受力感应器(6)布置在车体(1)的前罩盖上,供油管(8)的一端穿过油箱(10)的前壁面后与油箱(10)相连通,供油管(8)的另一端与发动机(2)相连通,第一泄油管(14)的一端过油箱(10)的后壁面后与油箱(10)相连通,第一泄油管(14)的另一端穿过车体(1)后伸到车外,第一泄油管(14)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车后方,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3)分别布置在供油管(8)、第一泄油管(14)上,移动体(11)布置在油箱(10)的上部,电机(12)通过伸缩杆与移动体(11)相连接,第二受力感应器(15)布置在车体(1)的后罩盖上,第二泄油管(16)的一端过油箱(10)的下壁面后与油箱(10)相连通,第二泄油管(16)的另一端穿过车体(1)后伸到车外,第二泄油管(16)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车前方,第三电磁阀(17)布置在第二泄油管(16)上,第三受力感应器(18)、第四受力感应器(19)分别布置车体(1)的两侧壁上,第三泄油管(22)、第四泄油管(23)的一端分别与油箱(10)相连通,第三泄油管(22)、第四泄油管(23)的另一端分别伸出车体(1)的外侧,第四电磁阀(20)、第五电磁阀(21)分别布置在第三泄油管(22)、第四泄油管(23)上,第五受力感应器(24)布置在车体(1)的顶部,第六受力感应器(25)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第一受力感应器(6)、第一电磁阀(9)、电机(12)、第二电磁阀(13)、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三电磁阀(17)、第三受力感应器(18)、第四受力感应器(19)、第四电磁阀(20)、第五电磁阀(21)、第五受力感应器(24)、第六受力感应器(25)均通过线束(7)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
地址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沪松公路195弄43号3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