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升力襟翼、具有用于影响在高升力襟翼上流动的装置的高升力襟翼构造以及具有这样构造的飞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的空气动力绕流体(K),其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面分别沿着襟翼深度方向(KT)延伸并且根据规定沿流动方向(S)被绕流,其中根据规定在调节襟翼中第一侧面为沿着吸入侧延伸的上表面(11),并且在此第二侧面为沿着调节襟翼(K)的压力侧(B)延伸的下表面(12),其中在调节襟翼(K)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气排气口和至少一个空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通过至少一个空气管道(30、31、32、33、34、35、36)与空气排气口连接,其中用于影响在空气管道(30、31、32、33、34、35、36)内流动的流体输送驱动装置(40、41、42)与空气管道(30、31、32、33、34、35、36)集成,并且其中沿襟翼深度方向(KT)观察,在调节襟翼(K)的侧面上设有下述孔口:至少一个空气排气口,所述空气排气口设置在调节襟翼(K)的沿流动方向观察位于前部的且直至襟翼深度(KT)的15%延伸的区域(10a)内;至少一个空气进气口(23),所述空气进气口设置在调节襟翼的上表面上,并且设置在调节襟翼的沿流动方向观察位于后部的且在襟翼深度(KT)的30%和90%之间延伸的区域(10b)内,和/或设置在调节襟翼的上表面上且设置在从襟翼深度(KT)的90%至100%延伸的后缘区域(10c)内,和/或设置在调节襟翼的下表面上且设置在调节襟翼(K)的从襟翼深度(KT)的90%至100%延伸的后缘区域(10c)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主机翼的和调节襟翼(K)的构造,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空气动力绕流体的飞机。
申请公布号 CN10243889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02
申请号 CN201080005594.5 申请日期 2010.01.26
申请人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布克哈德·哥林;海因茨·汉森;罗尔夫·拉德斯彼尔;克里斯托夫·延施;凯-克里斯托夫·普芬斯滕;克劳斯-彼得·奈茨克
分类号 B64C21/08(2006.01)I;B64C21/02(2006.01)I 主分类号 B64C21/08(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武树辰;张春水
主权项 一种飞机的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主机翼(1)和设置在所述主机翼上的调节襟翼(K),所述调节襟翼沿着襟翼深度方向(KT)延伸,所述襟翼深度方向沿通常沿着所述调节襟翼(K)流动的流的流动方向(S)延伸,并且所述调节襟翼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沿着吸入侧延伸的上表面(11)上,所述吸入侧通过沿着通常的流动方向(S)的流动产生;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沿着压力侧(B)延伸的下表面(12)上,所述压力侧通过沿着通常的流动方向(S)的流动产生;至少一个空气管道(30、31、32、33、34、35、36),和流体输送驱动装置(40、41、42),所述流体输送驱动装置集成在所述空气管道(30、31、32、33、34、35、36)中,用于影响在所述空气管道(30、31、32、33、34、35、36)内的流动,其中:·当存在沿着通常的流动方向的流动时,至少一个孔口经由流体输送驱动装置(40、41、42)作用为空气排气口(21),所述空气排气口沿所述襟翼深度方向(KT‑T)设置在所述调节襟翼(K)的前部的区域(10a)内;以及·当存在沿着通常的流动方向的流动时,至少一个孔口经由流体输送驱动装置(40、41、42)作用为空气进气口(23),所述空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调节襟翼(K)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沿所述襟翼深度方向(KT‑T)设置在所述调节襟翼(K)的在所述襟翼深度(KT)的30%和90%之间延伸的后部的区域(10b、10c)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翼(1)和所述调节襟翼(K)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相对于主机翼厚度方向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延伸有通道,使得所述主机翼和所述调节襟翼在所述主机翼厚度方向上看在所述调节襟翼(K)的所有调节位置中重叠,前部的空气排气口(26)位于所述调节襟翼(K)的前部的区域(10a)内,所述前部的区域在所述调节襟翼(K)的60度±8度的姿态或者在所述调节襟翼(K)的完全伸出的姿态下,沿所述主机翼(1)的机翼厚度方向(FD‑H)观察,位于所述主机翼(1)的后部的上缘(3)的下方,并且所述前部的区域从刚好位于所述主机翼(1)的后部的上缘(3)的下方的地方,沿所述流动方向的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了所述襟翼深度(KT)的3%。
地址 德国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