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补偿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或计算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转动惯量;2、测量得到所述稳定平台系统内部相对转动的角度和角速度,以及台体相对惯性空间的转动角速度;3、计算所述稳定平台系统的台体合成二阶动态干扰力矩;4、折算电机进行干扰力矩补偿的电机力矩,通过该电机力矩实现干扰力矩补偿;该方法明确给出了二阶动态干扰力矩的计算公式和补偿方法,有利于抑制载体存在角运动时的动态耦合误差,提高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使用精度。
申请公布号 CN10511550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02
申请号 CN201510566627.8 申请日期 2015.09.08
申请人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发明人 魏宗康
分类号 G01C21/18(2006.01)I;G01C25/00(2006.01)I 主分类号 G01C21/18(2006.01)I
代理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代理人 范晓毅
主权项 一种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计算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台体合成二阶动态干扰力矩并进行补偿;所述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括基座、随动框架、外框架、内框架和台体,对应的本体坐标系分别为基座本体坐标系X<sub>1</sub>Y<sub>1</sub>Z<sub>1</sub>、随动框架坐标系X<sub>p3</sub>Y<sub>p3</sub>Z<sub>p3</sub>、外框架本体坐标系X<sub>p2</sub>Y<sub>p2</sub>Z<sub>p2</sub>、内框架本体坐标系X<sub>p1</sub>Y<sub>p1</sub>Z<sub>p1</sub>和台体本体坐标系X<sub>p</sub>Y<sub>p</sub>Z<sub>p</sub>;所述五个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并且:台体本体坐标系的Z<sub>p</sub>轴与内框架本体坐标系的Z<sub>p1</sub>轴重合,外框架的本体坐标系的Y<sub>p2</sub>轴与内框架本体坐标系的Y<sub>p1</sub>轴重合,随动框架本体坐标系的X<sub>p3</sub>轴与外框架本体坐标系的X<sub>p2</sub>轴重合,基座本体坐标系的X<sub>1</sub>轴与随动框架本体坐标系的Y<sub>p3</sub>轴重合;其中,基座与载体固连,在所述稳定平台系统在载体带动下发生内部相对转动时,基座绕随动框架本体坐标系的Y<sub>p3</sub>轴转动,随动框架绕外框架本体坐标系的X<sub>p2</sub>轴转动,外框架绕内框架本体坐标系的Y<sub>p1</sub>轴转动,内框架绕台体本体坐标系的Z<sub>p</sub>轴转动;所述二阶动态干扰力矩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或计算得到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转动惯量,包括:台体相对于X<sub>p</sub>轴、Y<sub>p</sub>轴、Z<sub>p</sub>轴的转动惯量的<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1.GIF" wi="369" he="84" />内框架相对于X<sub>p1</sub>轴、Y<sub>p1</sub>轴、Z<sub>p1</sub>轴的转动惯量的<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2.GIF" wi="410" he="84" />外框架相对于X<sub>p2</sub>轴、Y<sub>p2</sub>轴、Z<sub>p2</sub>轴的转动惯量的<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3.GIF" wi="418" he="80" />随动框架相对于X<sub>p3</sub>轴、Y<sub>p3</sub>轴、Z<sub>p3</sub>轴的转动惯量的<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4.GIF" wi="421" he="81" />(2)、测量得到所述稳定平台系统内部相对转动的角度和角速度,包括:随动框架绕外框架本体坐标系的X<sub>p2</sub>轴转动的角度β<sub>xk</sub>和角速度<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5.GIF" wi="106" he="82" />外框架绕内框架本体坐标系的Y<sub>p1</sub>轴转动的角度β<sub>yk</sub>和角速度<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6.GIF" wi="108" he="94" />内框架绕台体本体坐标系的Z<sub>p</sub>轴转动的角度β<sub>zk</sub>和角速度<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17.GIF" wi="111" he="85" />(3)、测量得到所述稳定平台系统的台体本体相对惯性空间转动的角速度,包括:台体本体绕X<sub>p</sub>轴转动的角速度<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1.GIF" wi="106" he="78" />台体本体绕Y<sub>p</sub>轴转动的角速度<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2.GIF" wi="106" he="77" />台体本体绕Z<sub>p</sub>轴转动的角速度<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3.GIF" wi="104" he="77" />(4)、根据四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的转动惯量、所述稳定平台系统内部相对转动的角度和角速度,以及所述稳定平台系统的台体本体相对惯性空间转动的角速度计算所述稳定平台系统的合成二阶动态干扰力矩,所述二阶动态干扰力矩包括:合成到台体X<sub>p</sub>轴上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4.GIF" wi="156" he="83" />合成到台体Y<sub>p</sub>轴上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5.GIF" wi="158" he="80" />合成到台体Z<sub>p</sub>轴上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6.GIF" wi="156" he="80" />合成到随动框架Y<sub>p3</sub>轴上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7.GIF" wi="155" he="77" />合成到随动框架Z<sub>p3</sub>轴上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img file="FDA0000798189700000028.GIF" wi="153" he="81" />(5)、根据步骤(4)计算得到的二阶动态干扰力矩,计算通过各框架轴端的电机进行实时补偿时的电机力矩,包括:折合到随动框架坐标系Y<sub>p3</sub>轴上的电机力矩ΔM<sub>Dy′</sub>、折合到外框架坐标系的X<sub>p2</sub>轴上的电机力矩ΔM<sub>Dx</sub>、折合到内框架坐标系的Y<sub>p1</sub>轴上的电机力矩ΔM<sub>Dy</sub>、折合到台体坐标系Z<sub>p</sub>轴上的电机力矩ΔM<sub>Dz</sub>;(6)、随动框架坐标系Y<sub>p3</sub>轴上的电机、外框架坐标系X<sub>p2</sub>轴上的电机、内框架坐标系的Y<sub>p1</sub>轴上的电机、台体坐标系Z<sub>p</sub>轴上的电机分别提供大小为ΔM<sub>Dy′</sub>、ΔM<sub>Dx</sub>、ΔM<sub>Dy</sub>、ΔM<sub>Dz</sub>的电机力矩,对二阶动态干扰力矩进行补偿。
地址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142信箱403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