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场地选择、菌种选择与处理、栽培料的配制与发酵、播种及发菌、出菇管理与子实体采收,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发酵料栽培灰紫香蘑的方法,其设施、工艺简单,容易实施;直接利用发酵料进行栽培,生产工艺上免去了既要装袋又要消毒灭菌的工序,省时省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解决了灰紫香蘑至今还未进行大量商品化人工栽培的局限。
申请公布号 CN10510394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02
申请号 CN201510477284.8 申请日期 2015.08.06
申请人 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唐庆明;孙少辉;邹莉;葛士林;于洋;徐飞;南海涛;刘巍;张红蕾;孙婷婷;张国权;郭静
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场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及排水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同时具有较高遮蔽物的场地;b.菌种选择与处理:选择无污染、菌丝洁白致密、菌龄一致的灰紫香蘑原种作为菌种,并将菌种提前1‑2天运至选择好的场地,进行简单庇荫处理;c.栽培料的配制:干牛粪47%、麦草50%、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1%;d.栽培料一次发酵:将栽培料建堆后浇水进行一次发酵,在16天内,翻堆4次;e.栽培料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后的栽培料移入发酵房,采用蒸汽加热,将栽培料温度升至62℃,维持6‑8小时,之后通风降温,在50℃保持7‑10小时的持温阶段,发酵房3‑4小时开窗通风1次;f.播种及发菌:在北方地区6月末到7月初,选择雨后第二天进行播种;播种方向按南北走向,每隔60cm,按“品”字形在场地内设置20‑25cm深,直径35‑40cm的栽培坑,“品”字内各栽培坑行距20‑30cm,坑底、坑侧用约1公斤1%的石灰水浇湿;先在坑底铺一层厚度10cm的步骤e中发酵好的栽培料,再在料面上均匀撒一层菌种,再覆盖一层菜园土和一层腐殖土,用枯草等凋落物覆盖;在栽培坑草本层上覆盖遮阴网,7天后每周浇1次水,20天之后浇1次重水,水量大约控制在1公斤/m<sup>2</sup>,30天后可见子实体出土;g.出菇管理与子实体采收:子实体出土后7天,待菌盖直径4‑5cm,菌幕尚未破裂时采收,采收后用腐殖土修补菇脚坑并喷水。
地址 021008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大街19号呼伦贝尔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