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百合栽培选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百合栽培选育方法,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2)种植,3)田间管理:a、前期管理,b、后期管理,4)采收。首先对种植的种子进行脱毒处理,降低虫害病菌对种子的损坏,提高百合的品质;在种植全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降低产量损失;在管理中后期,做好打顶工作,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以集中养份促进地下鳞茎生长,提高品质。其次选择四年生的子鳞茎作种,植株达到成熟状态,其抗病性、繁殖能力达到最佳,有助于提高出苗率和品质。
申请公布号 CN10507561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25
申请号 CN201510519716.7 申请日期 2015.08.24
申请人 安徽省霍山县中绿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世春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百合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翻耕土地并进行消毒;施发酵的农家有机肥,然后起垄;翻耕后每亩施发酵的农家有机肥1000‑2000 千克作基肥,并每亩施80‑100 千克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对土壤平整后起垄,垄宽1‑1.5 米,垄间设沟,沟宽10‑20厘米,深8‑10 厘米,用于排水;2) 种植选择健康百合幼壮苗,在垄厢上栽种百合幼苗;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为60‑70%, 选择种植时间为9月中旬,选择四年生的根系发达、有3‑5 个子鳞茎的母鳞茎作种,使用40%多菌灵800 倍液和农用链霉素浸半小时,再用20%酒精溶液浸10分钟,清洗晾干后播种;保持株行距均为30cm,覆土3‑6厘米,再覆盖一层枯草和落叶;3) 田间管理a、前期管理:控制光照强度为3000~ 3500 LX,保持土壤温度为10‑18℃,控制复混肥中氮磷钾的重量比为7:4 :1的比例,每株施肥6‑8g,适量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湿润为50‑60%;冬季晴天进行中耕,晒表土,保墒保温,夏季及时除草松土保持通风b、后期管理:清沟除草,发芽时除去其他保留一壮芽,避免引起鳞茎分裂,当苗高长至28‑30厘米时,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以促进地下鳞茎生长;4) 采收定植后的第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低下部分完全成熟后采收,收后,切除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放在通风处贮藏。
地址 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