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4个双电层结构的单体高压超级电容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4个双电层结构的单体高压超级电容器, 它包括正电极板(1)、负电极板(2)、隔膜(3)、非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溶液,隔膜(3)位于正电极板(1)和负电极板(2)之间,且正电极板(1)和隔膜(3)与负电极板(2)和隔膜(3)之间分别形成离子储存空间,非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分别位于离子储存空间内。本发明具有如下两个优点:一是4个双电层的层间距离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分子的大小相当,因而本电容器具有现有双电层电容器所具备的极距小的特点。二是现有单体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均低于电解质分解电压,而本电容器工作电压可高于电解质分解电压,由于电容器储能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而,本电容器具有较大的存储电能的潜力。
申请公布号 CN10509729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25
申请号 CN201510426489.3 申请日期 2015.07.20
申请人 蒋岑 发明人 蒋岑;蒋述金;李智琳
分类号 H01G11/70(2013.01)I;H01G11/78(2013.01)I 主分类号 H01G11/70(2013.01)I
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鲁力
主权项 一种具有4个双电层结构的单体高压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极板(1):为电容器的正极,用于给电容器充电时接电源的正极;或给负载放电时接负载的正极;负电极板(2):为电容器的负极,用于给电容器充电时接电源的负极;或给负载放电时接负载的负极;所述正电极板(1)和负电极板(2)之间为离子储存空间;非电解质溶液:分为两种情况,情况一:充斥在正电极板(1)内表面,在正电极板(1)聚集正电荷后,在正电极(1)的内表面形成1层由非电解质分子构成的致密排列的电偶极子,同时形成了2个双电层,即正电极板(1)与电偶极子的负电荷端之间形成A电层(11), 电偶极子的负电荷端与正电荷端之间形成B电层(12);情况二:充斥在负电极板(2)内表面,在负电极板(2)聚集负电荷后,在负电极板(2)的内表面形成1层由非电解质分子构成的致密排列的电偶极子,同时形成了2个双电层,即负电极板(2)与电偶极子的正电荷端之间形成E电层(21), 电偶极子的负电荷端与正电荷端之间形成F电层(22);电解质溶液:分为两种情况,情况一:电解质溶液充斥在离子储存空间内,且充斥的顺序是在B电层(12)形成之后,由于电解质负离子与正电极板(1)之间被B电层(12)阻隔,而B电层(12)由非电解质分子构成,因此,电解质负离子不会与B电层(12)的正电荷端进行电荷交换,也不会穿过B电层(12)去与正电极板(1)内表面接触,B电层(12)相当于对电解质负离子具有绝缘作用,即电解质负离子只会聚集在B电层(12)的正电荷端近邻并与之形成C电层(13);另外,电解质正离子与负电极板(2)之间形成D电层(14);所述A电层(11)、B电层(12)、C电层(13)和D电层(14)4个双电层中,只有B电层(12)由非电解质分子形成;同时,因为B电层(12)由非电解质分子形成,能够承受高于电解质分解电压的电压,从而由A电层(11)、B电层(12)、C电层(13)和D电层(14)构成具有4个双电层结构的单体高压电容器;情况二:电解质溶液充斥在离子储存空间内,且充斥的顺序是在F电层(22)形成之后,由于电解质正离子与负电极板(2)之间被F电层(22)阻隔,而F电层(22)由非电解质分子构成,因此,电解质正离子不会与F电层(22)的负电荷端进行电荷交换,也不会穿过F电层(22)去与负电极板(2)内表面接触,F电层(22)相当于对电解质负离子具有绝缘作用,即电解质正离子只会聚集在F电层(22)的负电荷端近邻并与之形成G电层(23);另外,电解质负离子与正电极板(1)之间形成H电层(24);所述E电层(21)、F电层(22)、G电层(23)和H电层(24)4个双电层中,只有F电层(22)由非电解质分子形成;同时,因为F电层(22)由非电解质分子形成,能够承受高于电解质分解电压的电压,从而由E电层(21)、F电层(22)、G电层(23)和H电层(24)构成具有4个双电层结构的高压电容器。
地址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