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纺织用气流搓捻装置
摘要 一种纺织用气流搓捻装置,用于对粗纱进行搓捻,包括涡旋气流搓捻装置(5),所述涡旋气流搓捻装置(5)包括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涡旋气室(50)的环形本体部分(53)以及一体成型的容纳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的环形外壳部分(54),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中设置有沿着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条切向气道(51)以将气流沿着所述圆柱状的涡旋气室(50)的切向方向输入,所述环形外壳部分(54)与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之间为环形的气流分配腔室(540)。
申请公布号 CN10508843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25
申请号 CN201510617959.4 申请日期 2015.09.25
申请人 杨田花 发明人 杨田花
分类号 D01H4/02(2006.01)I 主分类号 D01H4/0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纺织用气流搓捻装置,用于对粗纱进行搓捻,包括涡旋气流搓捻装置(5),所述涡旋气流搓捻装置(5)包括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涡旋气室(50)的环形本体部分(53)以及一体成型的容纳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的环形外壳部分(54),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中设置有沿着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条切向气道(51)以将气流沿着所述圆柱状的涡旋气室(50)的切向方向输入,所述环形外壳部分(54)与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之间为环形的气流分配腔室(540),用于接收气流输入并将气流分配至所述多条切向气道(51),所述气流分配腔室(540)左端封闭,右端处设置有能旋转的气流输入封闭环(7),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中设置有一条轴向的气流输入通道(71),并且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的左端与所述环形本体部分(53)之间通过左轴承(81)连接且在所述左轴承(81)的左侧通过左侧旋转内密封圈(82)而密封配合,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与所述环形外壳部分(54)之间通过左侧旋转外密封圈(73)而密封配合;所述涡旋气流搓捻装置(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包括主体环形部(93)的粗纱输出气流输入通道构件(9),所述主体环形部(93)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凸伸部(98)用以伸入到所述涡旋气室(50)中从而对所述粗纱输出气流输入通道构件(9)定位,环绕所述主体环形部(93)的外围设置有气腔壳体(94)从而在所述气腔壳体(94)与所述主体环形部(93)之间形成具有气流输入口(941)的环形气腔(940),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的右端伸入到所述环形气腔(940)中,与所述主体环形部(93)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右轴承(91)连接且在所述右轴承(91)的右侧通过右侧旋转内密封圈(92)密封配合,并且与所述气腔壳体(94)的内圆周面通过右侧旋转外密封圈(72)而密封配合,所述环形外壳部分(54)以及所述气腔壳体(94)的上侧固定支撑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包括外转子(6)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转子(6)内的内定子(60),所述外转子(6)设置在所述环形外壳部分(54)和所述气腔壳体(94)之间且所述外转子(6)的外围设置有转子齿轮(61)用以与固定设置在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中部的齿轮部(77)啮合,所述粗纱输出气流输入通道构件(9)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环形部(93)固定连接的粗纱输出接口(99)用以与下游加工构件连接,所述粗纱输出气流输入通道构件(9)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粗纱通道(90)用以与所述涡旋气室(50)连通,所述涡旋气室(50)的左侧设置有粗纱入口用以与上游纺织构件连接;由此,气流通过所述气流输入口(941)输入从而经由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中的所述气流输入通道(71)而至所述气流分配腔室(540)中,并继而经由所述多条切向气道(51)而至所述涡旋气室(50)中并形成涡旋气流从而对所述粗纱进行搓捻,所述驱动电机(10)的外转子(6)能够驱动所述气流输入封闭环(7)旋转从而改变所述气流输入通道(71)的周向位置。
地址 311827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直埠镇集心路32号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