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竹荪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通过从选地、配料、发酵、栽培、采收、烘干、包装等方面的改良使得竹荪适宜林地种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竹荪培育期为2-4月份,采摘期在6-9月份,正是林地经营的空闲期,种植竹荪不影响林地的经营;二是栽培竹荪能加速竹林内残落物的分解,增加竹林肥力,改良土壤,有效减少竹林化肥的使用量,产生循环经济效益;三是林地内光照、湿度、空气适宜竹荪生长,可以省去大田种植搭棚的费用;四是所培育出的竹荪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与野生竹荪最为接近。
申请公布号 CN10507567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25
申请号 CN201510598676.X 申请日期 2015.09.18
申请人 德化县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黄娇华
分类号 A01G1/04(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永
主权项 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两年以上未种植竹荪的林地;(2)配料每亩用干竹屑1500‑2000kg、木屑1500‑2000kg、谷壳800‑1000kg、尿素40‑60kg、碳酸钙或过磷酸钙20‑30kg、石膏45‑55kg;(3)发酵选择面积约35‑45m2的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作为堆制原料的发酵地,堆制原料时由下至上依次为谷壳、木屑、竹屑、尿素、碳酸钙、石膏并浇少量水,接着再依次铺一层谷壳、木屑、竹屑、尿素、碳酸钙、石膏并浇少量水,以此类推,堆3~4层、堆高1.5~1.8m,原料堆好后按每l00公斤干料浇55‑65kg水,以后每l0天翻堆一次,原料上下、里外发酵均匀一致后获得培养料;(4)栽培每年的2‑4月为播种期,将培养料按畦堆好,每距10‑15cm为一穴,每穴放入竹荪菌种约2‑5g,播种后用培养料盖好,压平,然后把沟位的泥土挖起作为覆土,覆完土后在畦面盖上l‑2cm厚的稻草,待稻草吸水变软时盖上薄膜,保温保湿;(5)管理保持覆土湿润,温度高于28℃时揭膜,在现蕾前l0天除去畦面的杂草,每采完一批竹荪后,每亩用复合肥6‑8kg溶于600~1000kg水中进行喷施;(6)采收每年5月‑10月(气温不低于16℃)为采收期,用小刀割断菌索、摘除菌盖和菌托,及时在篾筛上摆放好,放进烤房进行烘干;(7)烘干烘箱快速升温至60~65℃,待竹荪达7~8成干时,打开烘箱门,取出篾筛,将竹荪整齐地捆成每把直径约15‑25cm大小,然后立起放进烘箱中进行烘干、定色,此时温度保持在50~55℃;(8)包装将烘制好的竹荪干品装进透明袋中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湖坂村水口街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