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嵌岩双排微型抗滑桩预警分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嵌岩双排微型抗滑桩的安全度的预警分级法。双排微型抗滑桩不能采用普通刚性抗滑桩的方法判断其所处的安全程度;本发明统计分析了嵌岩双排微型抗滑桩的破坏形式,依据前后排桩身受力的动态变化过程,把桩体桩顶位移量与桩系结构变形参数联系起来,利用工程实测桩顶位移值与桩身强度富裕值的相对关系,建立了嵌岩双排微型抗滑桩的破坏判定方法,并表现为安全度的预警分级法。本发明通过监测其桩顶位移和计算该类桩破坏时的桩顶极限位移量,判断其所处的安全程度,提供了一种判别双排微型抗滑桩安全性的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379016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8
申请号 CN201310266901.0 申请日期 2013.06.29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胡毅夫;孙飞飞;王庭勇;马莉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I;G08B21/10(2006.01)I;G06F19/00(2011.01)I 主分类号 E02D17/20(2006.01)I
代理机构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43200 代理人 胡燕瑜
主权项 一种嵌岩双排微型抗滑桩预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待测嵌岩双排微型抗滑桩桩顶设置一个监测点;其次,对桩顶监测点进行空间坐标的初始测定,然后根据每一次测量的空间坐标计算与初始坐标的空间位移量,得到桩顶的位移量S;然后,采用双排微型抗滑桩的各个设计参数值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数值模拟结果、经过回归分析得到计算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非标准化的桩顶极限位移量Y<sub>极限</sub>;<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wi="239" he="26" />式中:Y<sub>极限</sub>‑‑‑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的桩顶极限位移量,m;Y<sub>桩径</sub>‑‑‑抗滑桩桩径元素产生的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桩顶极限位移量,m;Y<sub>受荷</sub>‑‑‑抗滑桩受荷段长度元素产生的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桩顶极限位移量,m;Y<sub>嵌固</sub>‑‑‑抗滑桩嵌固段长度元素产生的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桩顶极限位移量,m;Y<sub>筋率</sub>‑‑‑抗滑桩含筋率元素产生的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桩顶极限位移量,m;a、b、c、d、e‑‑‑正交试验非标准系数,a=[1.0,1.8],b=[3.0,4.0],c=[1.0,1.5],d=[2.0,3.0],e=[‑2.0,‑1.0];将以下单因素影响桩顶位移量公式综合为双排微型抗滑桩破坏时的桩顶极限位移量直观表达式:<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2.GIF" wi="276" he="111" />式中:R‑‑‑双排微型抗滑桩桩径,R=[200~300]mm;l<sub>受荷</sub>—受荷段长度,l<sub>受荷</sub>=[6.0~20.0]m;l<sub>嵌固</sub>—嵌固段长度,l<sub>嵌固</sub>=[3.0~10.0]m;q—含筋率,q=[0.28~2.8]%;α‑‑桩径待定指数,α=[‑3,‑1];β受荷段长度待定指数, β=[0,3];γ嵌固段长度待定系数, γ=[0,1];η含筋率的待定指数, η=[‑1,0];a<sub>ij</sub>=[1.0×10<sup>5</sup>,1.3×10<sup>5</sup>];b<sub>ij</sub>=[0,1];c<sub>ij</sub>=[0.1,0.5]、d<sub>ij</sub>=[25,50];最后,比较现场实际测定位移量S和计算预计的桩顶极限位移量Y<sub>极限</sub>,确定其安全程度等级;比较测定位移量S和桩顶极限位移量Y<sub>极限</sub>,可知抗滑桩的桩体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抑或塑性变形阶段,或者蠕变破坏阶段;确定其安全程度K:<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3.GIF" wi="144" he="48" />当k<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4.GIF" wi="14" he="14" />[70%,75%]表示桩体位移达到弹性强度极限D点,进入蓝色警戒;k<img file="436657dest_path_image004.GIF" wi="14" he="14" />[55%,60%]表示桩体位移达到极限强度C点,进入红色警戒;k<img file="353798dest_path_image004.GIF" wi="14" he="14" />[35%,40%]表示桩体变形达到脆性断裂的B点,进入黑色警戒;k=0表示桩体位移达到A点,桩体已经断裂破坏,开始蠕变滑移。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左家垅麓山南路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