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2)农业防治;3)生物控制;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或20%噻菌铜悬浮剂,兑水喷雾,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同时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水稻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申请公布号 CN10502804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1
申请号 CN201510372754.4 申请日期 2015.06.30
申请人 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美琼;李佩龙
分类号 A01G13/00(2006.01)I;A01B79/02(2006.01)I;A01G1/00(2006.01)I;A01G7/0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1)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2)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2)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良种;(2)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3)建立合理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淹没稻田,及时排水;撒施石灰、草木灰,控制病害扩展,促进稻根再生;(4)当稻新根出现时,抓紧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稻株恢复生长;(5)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3)生物控制:(1)加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减少水稻伤口与感染;(2)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杂草及病株残体,减少病源侵入渠道;4)生物防治:(1)4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25g于2000倍液喷雾;(2)增施生物菌肥,培植土壤有益菌数量;5)物理防治:及时清除重病株及病残体,集中销毁;6)化学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或20%噻菌铜悬浮剂,兑水喷雾,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与白云路交叉口西南角心景假日大厦21层211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