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桃类作物的日光温室槽式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桃类作物的日光温室槽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选择2)槽式定植方法3)定植后施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桃类作物的日光温室槽式栽培方法,经过2012-2014三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可以在保证日光温室高密度桃正常生长、结果的前提下,在温室建造时减少70%的“客土”土壤用量,从而达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非耕地日光温室桃槽式栽培技术定植后16个月亩产1240kg,以后亩产达到2420kg。
申请公布号 CN10502810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1
申请号 CN201510483272.6 申请日期 2015.08.10
申请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 发明人 王发林;王鸿;李宽莹;赵秀梅;王晨冰;陈建军;张帆;牛茹萱
分类号 A01G17/00(2006.01)I;A01G1/0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7/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王震秀
主权项 桃类作物的日光温室槽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选择:选择山桃为砧木进行育苗;2)槽式定植方法:在砂石类非耕地上新建日光温室,在安装屋面钢架前,按南北行距2.0米、株距1.0米的栽培密度,沿定植行南北向,机械辅助挖宽80cm、深80cm的定植沟,底部回填20cm厚的玉米秸秆,然后填入混匀有腐熟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肥亩用量3‑4m<sup>3</sup>,浇水沉实,温室建好后,于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挖直径30cm、深度30cm的定植坑,将苗木植于定植坑中,使苗木直、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为根茎交结点埋入地下5cm,灌水后,待2‑3cm表土干燥后,疏松、耙平,树盘覆盖黑色地膜以提高成活率;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温度管理方法为:定植后1个月内,温室内苗木生长的温度为5℃‑25℃,1个月后温度保持在10℃‑30℃;立支柱和绑缚的方法为:在每株桃树旁10cm处立支柱,支柱选用竹竿,长度为1.5~2.0m,粗度为直径大于1.5cm,支柱立在嫁接芽所在主干的另一侧,防止生长期嫁接芽与主干劈裂,当嫩梢长至30‑40cm时进行第一次绑缚,之后主干每生长50cm绑缚一次;幼树肥水管理方法为:幼树定植当年待新梢长到15cm时,开始施入速效肥进行攻树、扩冠,每隔15天‑20天施肥1次,展叶后每隔10天喷1次质量百分浓度为0.3%的氮含量大于46%的尿素;主干整形修剪方法为:芽苗定植后,侧枝长至25‑30cm时拿枝或摘心,当苗木生长到1m时,先疏除基部20cm内的枝条,苗木生长至1.5m时,疏除基部30‑40cm内的枝条,7月下旬开始限制营养生长,停止施用氮肥、减少灌水,叶面喷施磷、钾肥,喷果树促控剂PBO 100倍液,间隔7‑10d,连喷3‑4次,冬季修剪每株留20~30个长果枝,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分枝角度均为80°~90°,将树体高度控制在2m‑2.5m,果实采后先放风7‑10天,然后揭膜转向露地管理,采果后4‑6天内,分两步回缩,先回缩树冠下部,待新芽萌动后,再回缩树冠上半部分,采果后的结果枝和中庸枝留3个饱满芽缩剪,长度小于30cm的新梢保留不动,缩剪后,及时抹除萌发的无效芽,双芽枝和三芽枝只留一个,直立芽抹除;结果树肥水管理方法为:基肥在根系开始活动前施入,施肥时间为秋季桃落叶前1个月,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基肥的肥料种类为有机肥,施用量为按照全年施肥量为标准,施入氮素的60%‑80%、磷素的90%‑100%、钾素的50%‑70%,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kg、硫酸钾或果树专用肥50kg、磷酸二铵50kg、尿素30kg;花期喷500‑1000倍的硼肥,提高坐果率;开花期控制灌水;新叶展开后,每隔10‑15天喷施1次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尿素和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3‑4次;幼果期每667m<sup>2</sup>追施复合肥20kg、硫酸钾10kg;开始硬核时,进行硬核期追肥,施入钾、氮肥;果实膨大期追肥,在采前20天施入,施用速效性钾肥,每667m<sup>2</sup>追施复合肥20kg、硫酸钾10kg,果实发育的第3期、采收前6‑8天,根据土壤墒情适当灌水,灌水采用小水勤灌方式;果实发育期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3%的磷酸二氢钾和质量百分比为0.2%的光合微肥;采果缩剪后每667m<sup>2</sup>追施腐熟农家肥2000kg、硫酸钾50kg、尿素20kg;7月前保证水分供应,喷3‑4次质量百分比为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7月中旬后,减少氮肥供应,适度控水,同时每隔10‑15天喷施1次喷果树促控剂PBO 100倍液;4)灌水管理:整个生育期中,需要在萌芽前、坐果后、果实硬核期、施基肥后、越冬前进行灌水,水需灌透,采用滴灌方式。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