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抗菌护肤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抗菌护肤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面料是由薄荷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混纺成的粗细度为30~50S的混纺纱线添加18~40D氨纶织造而成,其中各成分重量比例为薄荷纤维占25~47%、莫代尔纤维占50~72%、氨纶占3~8%;生产工艺如下:织造针织单面布→预定型→前处理→染色→脱水→剖幅→烘干→定型→预缩→成品;在预定型中,温度为180~190℃,速度为18~28m/min;根据染料用量的不同,前处理分为煮布和轻漂处理;在染色中,采用低温加物料工艺,加物料时间也适当的延长了;在烘干中,温度为100~120℃,速度为15~25m/min;在定型中,温度为130~150℃,速度为16~26m/min;在预缩中,温度为110~130℃,速度为15~25m/min。其优点是:面料具有抗菌护肤、生态环保、驱蚊等功能。
申请公布号 CN10404710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04
申请号 CN201410288538.7 申请日期 2014.06.25
申请人 江苏东源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卫民;冯燕平;陈庭春;董涛涛;李娟;李慧兰
分类号 D04B1/14(2006.01)I;D04B1/18(2006.01)I;D06B21/00(2006.01)I;D06C27/00(2006.01)I;D06P3/82(2006.01)I 主分类号 D04B1/14(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黄春松
主权项 抗菌护肤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面料是由薄荷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混纺成的粗细度为30~50S的混纺纱线添加氨纶织造而成,面料中各成分重量比例为薄荷纤维占25~47%、莫代尔纤维占50~72%、氨纶占3~8%,面料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织造针织单面布→预定型→前处理→染色→脱水→剖幅→烘干→定型→预缩→成品,其特征在于:(1)在预定型中,预定型温度为180~190℃,速度为18~28m/min;(2)前处理过程根据染料用量的不同,分为a和b两种情况:a.当染料用量大于等于布重的1%时,前处理采用煮布处理,过程如下:染缸入水,升温至35~45℃,入布;选用如下物料:纯碱2~5g/L、耐碱的精炼渗透剂2~3g/L、布重2~4%的棉用的浴中抗皱剂,将以上三种物料分别稀释后,同时加入到染缸中,加入时间为4~6分钟,加完后保温运行4~6分钟;然后以1.7~2.3℃/分的速率升温至75~85℃,保温煮炼45~55分钟;然后再以0.8~1.2℃/分的速率降温至55~65℃,排液,再经热水洗、酸洗、水洗;b.当染料用量小于布重的1%时,前处理采用轻漂处理,过程如下:染缸入水,升温至35~45℃,入布;选用如下物料:纯碱3~5g/L、耐碱的精炼渗透剂2~3g/L、布重2~4%的棉用的浴中抗皱剂,将以上三种物料分别稀释后,同时加入到染缸中,加入时间为4~6分钟,加完后保温运行4~6分钟;然后升温至55~65℃,加入双氧水3~5 g/L,加入时间为4~6分钟;然后以1.7~2.3℃/分的速率升温至75~85℃,保温煮漂45~55分钟;然后再以0.8~1.2℃/分的速率降温至55~65℃,排液,再经热水洗、酸洗、水洗;(3)染色步骤如下:染缸入水,升温至35~45℃,保温运行4~6分钟;在35~45℃的温度下,向染缸内加入螯合分散剂0.5~1g/L,加入时间为4~6分钟;然后取布重的0.1~4%的活性染料加入到染缸中,加入时间为25~35分钟,加料完成后保温运行8~12分钟;然后加入元明粉5~60g/L,加入时间为35~45分钟,加料完成后保温运行15~25分钟;然后以0.8~1.2℃/分的速率升温至55~65℃,保温运行8~12分钟;再加入纯碱5~18g/L,加入时间为45~55分钟,最后染机保温运行30~60分钟,排液,再经热水洗、酸洗、75~85℃低温皂洗、热水洗、冷水洗;(4)在烘干中,烘干温度为100~120℃,速度为15~25m/min;(5)在定型中,定型温度为130~150℃,速度为16~26m/min;(6)在预缩中,预缩温度为110~130℃,速度为15~25m/min。
地址 21563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港西村天海路东侧江苏东源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