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整治隧道衬砌渗水病害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整治隧道衬砌渗水病害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隧道渗水病害治理过程中,槽道的封堵质量控制及与两侧衬砌的衔接问题。本发明首先在隧道衬砌上渗水位置开设沿隧道环向的梯形槽道,在梯形槽道内布设引排管道及钢筋网片,在梯形槽道的两侧壁安装用于固定钢筋网片的膨胀螺栓;在槽道上安装封盖若干个衬砌模板,并按照边墙、拱腰、拱顶的顺序分别向槽道内灌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将衬砌模板拆除。本发明采用钢筋网片和衬砌模板协同固定的方法,优化了槽道内封填材料与两侧衬砌的衔接,加强了封填材料的牢固性,有效防止封填材料的脱落。本发明在满足施工安全的条件下,也保证了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
申请公布号 CN10343777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0.28
申请号 CN201310245843.3 申请日期 2013.06.20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三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保才;张俊兵;易聃;程文斌;辛振省;孙伯乐
分类号 E21D11/10(2006.01)I;E21D11/14(2006.01)I;E21F16/00(2006.01)I 主分类号 E21D11/10(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主权项 一种整治隧道衬砌渗水病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在隧道衬砌(1)表面出水处沿隧道环向采用切槽工具开凿出断面形状为梯形的槽道(2)且梯形的上底为槽道(2)的槽口,在槽道(2)内布设引排管道(3);2)在槽道(2)的两侧壁上分别钻孔安装第一膨胀螺栓(4),位于槽道(2)内同一侧壁的拱顶及拱腰部位的第一膨胀螺栓(4)间距小于边墙部位的第一膨胀螺栓(4)间距,且第一膨胀螺栓(4)的最大间距不超过1.5m;3)在槽道(2)内沿隧道环向铺设钢筋网片(5),钢筋网片(5)与槽道(2)两侧壁的第一膨胀螺栓(4)连接固定,钢筋网片(5)的两端分别在边墙底部位置处生根固定;4)在槽道(2)的槽口上安装封盖有衬砌模板(6),衬砌模板(6)的弧度与隧道衬砌(1)表面弧度相同,衬砌模板(6)宽度大于槽道(2)槽口宽度40cm,衬砌模板(6)两侧对称布置有固定孔(6‑1),槽道(2)的槽口两侧正对衬砌模板(6)两侧固定孔(6‑1)的位置布置有钻孔,衬砌模板(6)两侧通过第二膨胀螺栓(7)固定在隧道衬砌(1)内表面,槽道(2)槽口两侧的钻孔位置与槽道(2)内两侧壁的第一膨胀螺栓(4)错开布置,钻孔间距不超过2m;所述的衬砌模板(6)包括弧度与隧道衬砌(1)表面弧度相同的弧形面板(6‑2),弧形面板(6‑2)上沿两侧边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固定第二膨胀螺栓(7)的固定孔(6‑1),弧形面板(6‑2)的顶边和底边分别固定有与弧形面板(6‑2)垂直设置的连接筋板(6‑3),连接筋板(6‑3)上开设有连接孔(6‑4),弧形面板(6‑2)上还固定有纵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板(6‑5);5)按照边墙、拱腰、拱顶的顺序,分别向槽道(2)内灌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6)在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将衬砌模板(6)拆除,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并与槽道(2)两侧的衬砌光滑连接。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