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光束激发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双滤波型车灯报警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光束激发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双滤波型车灯报警系统,主要由音响HA,控制电路,触发电路,光敏电阻器RL,电容倍增电路组成,还设置有双滤波放大电路、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低通可调滤波电路和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本发明能够更好的对电路中的杂波信号进行过滤,并对其进行放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精准性与适用范围,还能在司机忘记关掉汽车车灯时自动发出警报,从而能有效杜绝车载蓄电池被耗尽的情况发生,最大程度的延长汽车灯泡和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申请公布号 CN10500765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0.28
申请号 CN201510323972.9 申请日期 2015.06.12
申请人 成都雷克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涛
分类号 H05B37/02(2006.01)I;B60Q11/00(2006.01)I 主分类号 H05B37/0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光束激发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双滤波型车灯报警系统,主要由音响HA,控制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光敏电阻器RL,以及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电容倍增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光敏电阻器RL与控制电路之间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在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与音响HA的负极之间串接有低通可调滤波电路,而在控制电路与音响HA的正极之间则还串接有双滤波放大电路(10)和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20);所述电容倍增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和电阻R4,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1后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组成,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11的连接点为电容倍增电路的输出端并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2,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4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3,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5后接地的电阻R12,正极与电阻R12和二极管D5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1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4,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5,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4,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6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输出端与低通可调滤波电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还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则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低通可调滤波电路则由功率放大器P3,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同相端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位器R18和电位器R17后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9,一端接地、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21和电容C5后与电位器R17和电位器R18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20,以及与电容C5相并联的电容C6组成;所述功率放大器P3的反相端则与电阻R20和电阻R21的连接点相连接,其输出端则分别与电容C5和电阻R21的连接点以及音响HA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双滤波放大电路(10)由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三极管VT105,三极管VT106,三极管VT107,运算放大器P101,运算放大器P102,运算放大器P103,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01,与电阻R101并联的电容C101,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5后与三极管VT10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3,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4后与三极管VT10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02,正极与三极管VT10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03和电阻R105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104,串接在三极管VT10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14,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13,P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容C103后与三极管VT10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P极经二极管D102后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3,串接在三极管VT106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1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12,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6后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05,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08,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0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01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06,负极接地、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108,负极经电阻R109后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107,一端与电容C107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8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10,负极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5后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16后与电阻R102和电阻R104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109,一端与电容C109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8,一端与电容C109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7,以及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03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10组成;其中,电容C104的负极还同时与三极管VT106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均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输出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103的正输入端接地,三极管VT101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5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5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6的发射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101的正输入端接地,电容C107的正极还同时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输出端以及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作为输出端且与音响HA的正极相连接;所述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20)主要由三极管Q5,三极管Q6,功率放大器P4,功率放大器P5,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4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2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5的同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9,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4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2,串接在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24,与电阻R24相并联的电容C8,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4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5后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串接在三极管Q6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26,正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6和电阻R27后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0,P极与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29和电阻R28后与稳压二极管D6与电阻R2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7,以及P极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7与电阻R2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8组成;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4的反相端相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5的反相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5的同相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正极与控制电路相连接,而电阻R29与电阻R28的连接点则与电阻R101的输入端相连接。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大道666号4栋8层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