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铸件凝固用保温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件凝固用保温结构,其包括冒口套、两个第一保温层和两个第二保温层。冒口套呈筒形,置于砂型的型腔的冒口套收容部内,第一保温层置于砂型的型腔的第一保温层收容部内,第二保温层置于砂型的型腔的第二保温层收容部内。其中,砂型的型腔具有板形铸件成型腔,其连通冒口套收容部和两个第二保温层收容部并以长方形形式沿Y向的相反两侧突出于冒口套收容部和两个第二保温层收容部并沿Z向向下突出,熔融的铸件材料浇注到板形铸件成型腔中并凝固以形成板形的铸件。冒口套、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由同一保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在铸造过程中,保证了铸件和冒口之间的顺序凝固,提高了铸件的工艺出品率。
申请公布号 CN10499903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0.28
申请号 CN201510544098.1 申请日期 2015.08.28
申请人 清华大学;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康进武;张驰;张成春;戴艳涛;周佩超;王立滨;刘忠仁;李鹏;李凤玉;张浩;关俊龙;裴林;李祖良
分类号 B22C9/08(2006.01)I 主分类号 B22C9/08(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代理人 张向琨
主权项 一种铸件凝固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冒口套(1),呈筒形并具有内壁面(11)、外壁面(12)以及底壁面(13),内壁面(11)形成空腔(14),置于砂型(S)的型腔(S1)的冒口套收容部(S11)内;两个第一保温层(2),置于砂型(S)的型腔(S1)的第一保温层收容部(S12)内,各第一保温层(2)具有:外壁面(21),沿Z向位于冒口套(1)的对应一侧的外壁面(12)的正下方;内壁面(22),沿X向位于冒口套(1)的对应一侧的内壁面(11)内侧并沿Z向向X向内侧倾斜延伸;以及顶壁面(23),位于冒口套(1)的对应一侧的底壁面(13)的下方并连接于冒口套(1)的底壁面(13)且沿X向内侧露出于冒口套(1)的空腔(14)内;两个第二保温层(3),置于砂型(S)的型腔(S1)的第二保温层收容部(S13)内,各第二保温层(3)具有:外壁面(31),沿Z向向X向内侧倾斜延伸且在顶部处与第一保温层(2)的内壁面(22)贴合并连接,外壁面(31)的倾斜度与对应的第一保温层(2)的内壁面(22)的倾斜度相同;顶壁面(32),与第一保温层(2)的顶壁面(23)齐平;底壁面(33),位于外壁面(31)的Z向的末端;第一内壁面(34),自底壁面(33)的X向内侧平行于Z向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内壁面(35),从第一内壁面(34)的上端向X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至顶壁面(32);其中,砂型(S)的型腔(S1)还具有:板形铸件成型腔(S14),连通于冒口套收容部(S11)和两个第二保温层收容部(S13)并以长方形形式沿Y向的相反两侧突出于冒口套收容部(S11)和两个第二保温层收容部(S13)并沿Z向向下突出,熔融的铸件材料经由冒口套(1)的内腔(14)浇注到板形铸件成型腔(S14)中并凝固,以形成板形的铸件(C),且铸件(C)在第二保温层(3)的第二内壁面(35)与第一壁面(34)和顶壁面(32)的延长线形成的角部处形成倒角(f);冒口套(1)、第一保温层(2)和第二保温层(3)由同一保温材料制成,且保温材料的性能满足:保温材料的耐火度等于或大于1600℃;保温材料的高温强度在1500℃持续3小时条件下等于或大于1.0MPa;保温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在200℃~1600℃条件下小于或等于1.0×10<sup>‑6</sup>/℃;保温材料和砂型(S)的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满足:<maths num="0001" id="cmaths0001"><math><![CDATA[<mrow><mfrac><msqrt><mrow><msub><mi>&lambda;</mi><mn>0</mn></msub><msub><mi>&rho;</mi><mn>0</mn></msub><msub><mi>c</mi><mn>0</mn></msub></mrow></msqrt><msqrt><mrow><msub><mi>&lambda;</mi><mn>1</mn></msub><msub><mi>&rho;</mi><mn>1</mn></msub><msub><mi>c</mi><mn>1</mn></msub></mrow></msqrt></mfrac><mo>&GreaterEqual;</mo><mn>1.5</mn><mo>-</mo><mo>-</mo><mo>-</mo><mi>I</mi></mrow>]]></math><img file="FDA0000791832820000021.GIF" wi="1611" he="186" /></maths>式I中,λ<sub>0</sub>、λ<sub>1</sub>分别为砂型(S)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ρ<sub>0</sub>、ρ<sub>1</sub>分别为砂型(S)和保温材料的密度,c<sub>0</sub>、c<sub>1</sub>分别为砂型(S)和保温材料的比热。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