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培育广谱、持久穗瘟抗性水稻育种材料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广谱、持久穗瘟抗性育种材料的方法,属于水稻分子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且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稻或杂交稻亲本做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及聚合杂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实现了广谱抗病基因Pigm和Pi54在育种材料中的聚合。同时,通过选用代表性菌株开展穗瘟的人工接种鉴定、稻瘟病重发区的自然诱发鉴定及全生育期的基本农艺性状评价,获得了穗瘟抗性优良的改良品系。利用本发明方法选育的改良品系种植后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近或一致,对穗瘟的广谱及持久抗性水平却得到了显著提高。
申请公布号 CN10496985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0.14
申请号 CN201510460914.0 申请日期 2015.07.30
申请人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李爱宏;吴云雨;戴正元;余玲;潘存红;肖宁;李育红;张小祥;周长海;黄年生;赵步洪;季红娟;刘晓静;蒋敏
分类号 A01H1/02(2006.01)I;A01H1/04(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1/02(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傅婷婷;夏平
主权项 一种培育广谱、持久穗瘟抗性育种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具体步骤:(1)轮回亲本分别与抗性基因供体谷梅4号和K3杂交,获得杂交F<sub>1</sub>代,分别以F<sub>1</sub>‑Pigm、F<sub>1</sub>‑Pi54表示;其中谷梅4号携带的抗性基因为Pigm,K3携带的抗性基因为Pi54;(2)种植F<sub>1</sub>‑Pigm和F<sub>1</sub>‑Pi54种子,开花期分别与轮回亲本回交得到回交1代,分别以BC<sub>1</sub>F<sub>1</sub>‑Pigm和BC<sub>1</sub>F<sub>1</sub>‑Pi54表示;(3)种植BC<sub>1</sub>F<sub>1</sub>‑Pigm、BC<sub>1</sub>F<sub>1</sub>‑Pi54种子,在苗期提取各BC<sub>1</sub>F<sub>1</sub>分离群体中单株DNA,并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PCR检测,选择含有Pigm和Pi54且农艺性状和轮回亲本相似的杂合型单株在开花期继续与轮回亲本杂交获得BC<sub>2</sub>F<sub>1</sub>分离群体,并以BC<sub>2</sub>F<sub>1</sub>‑Pigm和BC<sub>2</sub>F<sub>1</sub>‑Pi54表示;(4)重复步骤(3),直至回交6代,获得BC<sub>6</sub>F<sub>1</sub>‑Pigm和BC<sub>6</sub>F<sub>1</sub>‑Pi54并进行种植,苗期提取各BC<sub>6</sub>F<sub>1</sub>分离群体中单株DNA,并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PCR检测,分别选择含有Pigm和Pi54基因的BC<sub>6</sub>F<sub>1</sub>杂合型单株在开花期进行聚合杂交,获得高质量杂种F<sub>1</sub>种子,并以BC<sub>6</sub>F<sub>1‑Pigm/Pi54</sub>表示;(5)种植BC<sub>6</sub>F<sub>1‑Pigm/Pi54</sub>群体,苗期提取分离群体中各单株DNA,并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PCR检测,选择同时含有Pigm和Pi54基因的杂合型单株收获种子,获得双基因的BC<sub>6</sub>F<sub>2</sub>代群体,以BC<sub>6</sub>F<sub>2‑Pigm/Pi54</sub>表示;(6)将BC<sub>6</sub>F<sub>2‑Pigm/Pi54</sub>种植成1000株以上的群体规模,在苗期提取分离群体中单株的DNA,并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继续进行PCR检测,选择Pigm和Pi54双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和轮回亲本最为相似的单株;(7)收获Pigm和Pi54双基因纯合的目标单株种子种植成BC<sub>6</sub>F<sub>3</sub>株系,开展穗瘟抗性的人工接种和病圃自然诱发鉴定,同时开展农艺性状评价;选择人工接种和病圃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抗病、且基本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无明显差异的株系,获得穗瘟抗性得到改良的育种材料。
地址 225007 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