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鲆鲽鱼类受精卵微管骨架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鲆鲽鱼类受精卵细胞骨架的免疫荧光显微观察技术。首先采用改进的固定液对样品进行固定,然后用解剖针将胚盘从整个胚胎中剥离出来,对样品进行打孔处理,并用硼氢化钠降低或消除未结合的醛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再对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该发明的优点是操作过程简单,结果清晰度高,立体感强,可用于鲆鲽鱼类受精卵从胚盘形成到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等发育时期的微管骨架的动态变化研究,也适用于同属浮性卵、多卵黄的其它海水鱼类卵的免疫组化研究中,其适用范围广泛。
申请公布号 CN1955738A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5.02
申请号 CN200510047579.8 申请日期 2005.10.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朱香萍;尤锋;张培军;孙威;徐永立
分类号 G01N33/577(2006.01);G01N21/76(2006.01);G01N1/28(2006.01);C12N1/00(2006.01);C12M1/00(2006.01) 主分类号 G01N33/577(2006.01)
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主权项 1、一种鲆鲽鱼类受精卵微管骨架免疫荧光染色和显微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①采用改进的哌嗪-N,N’-双2-乙烷磺酸配制的甲醛-戊二醛固定液对样品进行固定,受精卵在该固定液中室温下抚育3-6小时,磷酸吐温缓冲溶液清洗,然后在磷酸吐温缓冲溶液中于4℃下保存,待用;②在解剖镜下挑选出发育状态正常的受精卵,并用解剖针将胚盘从整个受精卵中剥离出来;③在常温下用浓度百分比为1-2%的Triton-100对样品进行打孔处理,再在含有80-200mM NaBH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室温下抚育6-16小时;其中:磷酸盐缓冲液成分为128mM NaCl,2mM KCl,8mM NaH2PO4,2mMKH2PO4,pH 7.2-7.4;④采用改进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步骤对样品进行染色,其中:抚育抗体前非特异结合位点不封闭;抚育一抗过夜,抚育二抗为避光2-4小时;清洗液为含有155mM NaCl、10mM Tris-Cl、pH为7.2-7.4的Tris盐酸缓冲液,及诺纳德P-40,其中诺纳德P-40占Tris盐酸缓冲液浓度百分比的0.1-0.2%;抗体稀释液含有浓度百分比为10%的山羊血清和5%的二甲亚砜的Tris盐酸缓冲液;⑤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