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杏仁加工厂废水处理工艺
摘要 本技术发明涉及一种含氰化物浓度高、有机物浓度高的杏仁加工厂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废水曝气调节、厌氧生物处理、破氰、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强化工艺和二次沉淀处理工序。使用浓度8-10%的石灰乳调节废水pH调节到6.5-7.5。调节后的废水经厌氧生物处理,可实现40-50%的COD<SUB>Cr</SUB>去除率,同时在厌氧处理中产生一定量的氰化物。厌氧池出水经二氧化氯破氰后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系统使用了生物强化器,对好氧池内的曝气液进行培养,提高好氧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好氧池出水通过二次沉淀后排放,出水COD<SUB>Cr</SUB>降至100mg/L以下,氰化物浓度降至0.5mg/L以下,达到直接排放标准。该技术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申请公布号 CN1880242A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2.20
申请号 CN200510134755.1 申请日期 2005.12.21
申请人 徐森;黄志杰;党政 发明人 徐森;黄志杰;党政
分类号 C02F3/30(2006.01) 主分类号 C02F3/3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含氰化物浓度高、有机物浓度高的杏仁加工废水的生物法处理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格栅、曝气调节、厌氧生物处理、破氰、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强化工艺、二次沉淀处理;所述的工艺实施过程如下:一、工程实施(一)处理构筑物曝气调节池、厌氧池、破氰池、好氧池、二次沉淀池的构筑;(二)设置配套设备1)在所述的曝气调节池底部设置穿孔曝气管,在曝气调节池旁边设置碱液罐,在所述的碱液罐内贮存石灰乳;2)为所述的曝气调节池设置废水提升泵;3)为所述的厌氧池设置配套设备:虹吸式布水器,厌氧池底部的布水系统、厌氧池内的生物填料和厌氧池上部的气固液三相分离器;4)在所述的破氰池底部设置穿孔曝气管,在破氰池旁边设置二氧化氯发生器;5)为所述的破氰池设置废水提升泵;6)在所述的好氧池底部设置微孔曝气头;7)为所述的曝气调节池、破氰池和好氧池设置鼓风机;8)为所述的二次沉淀池设置配套设备:中心导流筒、污泥回流泵和出水堰;9)在好氧池旁设置生物强化器;二、工艺运行过程(一)经过格栅后的废水进入曝气调节池内,废水曝气调节的工艺过程为:1)曝气调节池为两格,交替使用;2)通过设在池底的穿孔曝气管向池内曝气,调节曝气量为2-4m3/min;3)将碱液罐内贮存的浓度为8-10%的石灰乳液以0.15-0.35m3/hr的流量投入曝气调节池内,提高废水PH值到6.5-7.5;4)控制废气在曝气调节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10hr;(二)将经过曝气调节后的废水由废水提升泵提升进入厌氧池内,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其工艺过程为:1)废水经过虹吸式布水器和设在厌氧池底部的布水系统进入厌氧池内;2)厌氧池启动阶段的污泥取自杏仁加工车间下水道经过20-40天沤制的原始污泥,以污泥与废水体积比0.5-1.5%的比例投入池内;3)废水自厌氧池底部向上流经生物填料区,在厌氧池的上部经三相分离器实现泥、水、气的分离,废水得到澄清;4)维持废水在厌氧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0-70hr;(三)通过厌氧处理的废水流入破氰池,进行破氰处理,其工艺过程为:1)通过破氰池底部的穿孔曝气管向池内曝气,曝气量为2-4m3/min;2)将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溶液投入破氰池内,有效氯投加量100-300g/m3;3)维持废水在破氰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6hr;(四)经破氰后的废水提升进入好氧池内,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其工艺过程为:1)好氧池分为6格,串联运行;2)好氧池启动阶段的污泥取自杏仁加工车间下水道中的原始污泥,以污泥与废水体积比1-3%的比例投入池内;3)通过好氧池底部的微孔曝气头进行曝气;4)启用生物强化器:通过生物强化器自带的污水泵每一次从该池内抽取曝气液300-500L,该曝气液经过所述的生物强化器15-20小时的培养后再返回到好氧池内;5)维持好氧池内污泥浓度为4000-8000mg/L,溶解氧含量为2-4mg/L;6)维持废水在好氧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0-70小时;(五)经好氧处理的废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1)废水经中心导流筒进入二次沉淀池内;2)维持废水在二次沉淀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8小时;3)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污泥经污泥回流泵回流至好氧池,污泥回流比为50-100%;4)二次沉淀池内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污泥经机械脱水制成泥饼外运;5)二次沉淀池的上清液由出水堰汇集,达标排放。
地址 100028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2号楼2段6层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