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治理土壤或水体砷污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土壤或水体砷污染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能超富集砷的蕨类植物斜羽凤尾蕨(Pterisoshimensis)、金钗凤尾蕨(P.fauriei)、紫轴凤尾蕨(P.aspericaulis)和齿翅井栏边草(P.multifida f.serrulata Miau),种植于待治理的土壤或水体中,活化并吸收污染土壤或水体中的砷,连续定期收割地上部,即可进行连续提取,直至土壤或水体砷含量达环境安全标准。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修复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应用本发明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进程不会破坏土壤或水体生态系统,并有助于改善土壤或水体因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或水体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恢复并提高土壤或水体生物多样性。
申请公布号 CN1785538A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6.14
申请号 CN200510100644.9 申请日期 2005.10.28
申请人 中山大学 发明人 王宏斌;叶志鸿;蓝崇钰;束文圣
分类号 B09C1/00(2006.01);B09C1/10(2006.01);C02F3/32(2006.01);A01G9/00(2006.01) 主分类号 B09C1/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治理土壤或水体砷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植物斜羽凤尾蕨、金钗凤尾蕨、紫轴凤尾蕨和齿翅井栏边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种植于待治理的土壤或水体中,连续提取土壤或水体中的砷。
地址 510275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