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无角牦牛新品系的育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角牦牛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具体做法是:(1)对选育区的牦牛群体进行普查,普查的内容主要是牦牛角的有无,体形结构,外貌特征等;(2)对步骤(1)普查的牦牛选择外貌基本一致,无角,性状相似母牛打号、登记,建立档案,组建基础母牛群;(3)对步骤(2)选留的基础母牛群采用优秀的无角公牦牛进行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测定和选留。(4)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方法加快品系育种进程,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通过3-4个世代横交固定,获得无角牦牛新品系。新品系相比家牦牛具有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334895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9.30
申请号 CN201310275714.9 申请日期 2013.06.28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发明人 梁春年;阎萍;丁学智;郭宪;王宏博;包鹏甲;刘文博;朱新书
分类号 A01K67/027(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7/027(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无角牦牛新品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选育区的牦牛群体进行牦牛角有无、体形结构和外貌特征的普查;S2、根据步骤S1选择外貌基本一致、无角和性状相似的母牛标记并登记,建立档案,组建基础母牛群;对母牛群选留的依据是:被毛黑褐色,鬐甲后半部至背部具有明显的灰白色背线、嘴唇、眼睑为灰白色或乳白色;鬐甲高而颈峰隆起,背腰部平直至十字部稍隆起;体格高大,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发育良好,前胸开阔,四肢稍高但结实,呈现肉用体型;母牦牛无角、头长,眼大而圆,清秀,颈长而薄;体侧下部密生粗长毛,体躯夹生绒毛和两型毛,裙毛密长,尾毛长而蓬松;S3、对步骤S2中选留的核心群母牛情期受胎率、妊娠情况、犊牛成活率和繁殖性能进行测定登记;S4、对步骤S2选留的基础母牛群采用优秀的无角公牦牛进行杂交;其中,所述优秀的无角公牦牛的的选择,包括以下步骤:a、种公牛初选:在断奶前进行,一般从2~4胎母牦牛所生的公犊中选拔,按血统和本身的状况进行初选;血统一般要求审查到三代,特别对选留公犊牛的父、母品质要进行严格审查,本身的表现主要看外貌、日增重选留,对初选定的无角公犊牛要加强培育,在哺乳和以后的饲牧管理方面予以照顾,并定期称重和测量有关指标,为以后的选留提供依据;留种率为90%;b、种公牛再选:在1.5~2岁时进行,主要按本身的表现进行评定,对优良者继续加强培育,对生长发育缓慢,具有严重外貌缺陷或长出角秃的去势肥育或淘汰;留种率为40%;c、种公牛定选:在2.5~3岁或投群配种前进行,由畜牧技术人员和放牧员组成小组共同评定,即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定选后的无角种公牦牛按等级及选配计划可投群配种,如发现配种力弱、受胎率低或精液品质不良的缺陷,可淘汰,对选育核心群或人工授精用的公牦牛,要严格要求,进行后裔测定或观察其后代品质;留种率为50%;母牦牛的选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进入选育核心群的母牦牛,必须严格选择,其选择步骤与公牦牛相同,对一般的选育群,采取群选的办法:b、拟订选育指标,突出重要性状,不断留优去劣,使群体在外貌、生产性能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每年入冬前对牛群进行一次评定,大胆淘汰不良的个体;d、建立牛群档案,选拔具有该牛群共同特点的种公牦牛和母牛进行配种,加速群选工作的进展;S5、对步骤S4的后代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30月龄牦牛的生长发育性状以及适应性分别进行全面性能测定登记,并对其后代进行测定和选留;S6、在对步骤S4的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方法开展生长发育、角性状早期选种,加快选育进程,选择不少于20头的无角公牛留种,母牛继续选育选配;S7、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通过3‑4个世代横交固定,获得无角牦牛新品系。
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