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乘客地面连续输送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地面连续输送系统,其有如下结构:由两条铁轨组成的轨道(31)、防雨棚、车站的站台(28)、天桥(29)、在所述轨道(31)上运行的轨道车和位于所述站台(28)上的乘客输送电梯;多列轨道车依次首尾活动铰接,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形成环状运转系统。由于轨道车数量多且畅通无阻连续运行,其通过车站时无须停顿乘客可上下车,因而乘客输送能力较其他运输设备显著提高,人们出行方便快捷。实施本发明的街道或道路上其他车辆的通行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本发明有望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困境。
申请公布号 CN10485966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8.26
申请号 CN201510204248.4 申请日期 2015.04.24
申请人 李新亚 发明人 李新亚
分类号 B61B1/00(2006.01)I 主分类号 B61B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乘客地面连续输送系统,包括以下结构:由两条铁轨组成的轨道(31)、防雨棚、车站的站台(28)、天桥(29)、在所述轨道(31)上运行的轨道车(1)和位于所述站台(28)上的乘客输送电梯;其特征在于:(下文所述“前”、“后”均以面向前进方向而划分)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有两条轨道(31),这两条轨道(31)位于街道或道路的横向中央,在同一位置这两条轨道(31)的走向大致相同,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一这两条轨道(31)彼此相接,相邻两车站(不包含车站)之间这两条轨道(31)相距较近;这两条轨道(31)通过十字路口时,其铁轨或铺设于地面,或铺设于高架桥上,或潜入地下;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有防雨棚,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的两条轨道(31)都位于同一防雨棚内;多列轨道车(1)依次首尾活动铰接,运行在线路两端之间的两条轨道(31)上且形成环状运转系统,通过同一地点的两条轨道(31)上的所述环状运转系统的两列所述轨道车(1)分别沿这两条轨道(31)反向运行;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恒定为v;所述轨道车(1)上的动力机房(10)中的动力装置根据环状运转系统上乘客的数量统一调控,所述环状运转系统上的乘客越多,所述环状运转系统上工作的所述动力装置越多,反之则减少,从而使所述环状运转系统不论乘客多少其在连续运行中不浪费能源;所述轨道车(1)为敞棚式,其上有防护栅栏,所述防护栅栏由栅栏立柱(14)和栅栏杆(13)组成,所述栅栏立柱(14)竖直地固紧连接在所述轨道车(1)外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所述栅栏杆(13)固紧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栅栏立柱(14)上,所述防护栅栏防止乘客从所述轨道车(1)的外侧堕落地面;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固紧连接有坐椅(4);每一横排上的所述坐椅(4)的数量根据乘客流量确定,乘客流量越大每一横排上的所述坐椅(4)的数量越多,反之则较少;前后背靠背相互靠拢的两横排所述坐椅(4)的外侧靠近所述防护栅栏,其内侧与所述轨道车(1)的内侧之间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为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所述上车通道(5b)上画有指向所述坐椅(4)的上车通道箭头(5d),所述上车通道(5b)供上车乘客专用,已在所述轨道车(1)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前后相邻且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横排所述坐椅(4)之间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为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所述下车通道(5a)沿横向延伸至所述轨道车(1)的内侧,所述下车通道(5a)上画有指向所述轨道车(1)内侧的下车通道箭头(5c),所述轨道车(1)上即将下车的乘客站立于所述下车通道(5a)等待放行;所述动力机房(10)的外侧靠近所述防护栅栏,其内侧旁边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交错划分有所述上车通道(5b)和所述下车通道(5a);相邻两轨道车(1)相接处也交错划分有所述上车通道(5b)和所述下车通道(5a);所述轨道车(1)上全部所述上车通道(5b)和所述下车通道(5a)都相互错开,且全部所述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相同,全部所述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相同;所述轨道车(1)上有控制乘客上下车的闸门柱(7)和闸板(8),所述闸门柱(7)竖直地固紧连接在靠近所述轨道车(1)内侧的所述上车通道(5b)和相邻的所述下车通道(5a)交界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每个所述闸门柱(7)的内腔中安装有两块闸板(8),这两块闸板(8)可分别从所述闸门柱(7)的前后两侧面之一的窗口中伸出或缩进;所述闸门柱(7)下方的所述轨道车(1)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控制所述闸板(8)开合的闸板开合感应器;相邻两个所述闸门柱(7)之间的各一块所述闸板(8)相互合拢后,可防止乘客在该处从所述轨道车(1)的内侧堕落地面;车站的站台(28)位于两条轨道(31)之间,其上表面为长方形;车站的同一站台(28)上沿纵向有两列乘客输送电梯,这两列乘客输送电梯分别靠近所述站台(28)两侧之一的轨道车(1),以供所述轨道车(1)上的乘客上下车用;乘客输送电梯由上下车电梯(2)、增速电梯和降速电梯组成;乘客输送电梯的上下车电梯(2)为人行道电梯,其以恒定速率v运动,其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与其相邻的轨道车(1)的运动方向相同,其上底板的上表面与其外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底板上沿横向交错划分为上车通道(6b)和下车通道(6a),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的纵向宽度和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相等,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的纵向宽度和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相等;所述上车通道(6b)上标示有指向外侧的上车通道箭头(6d),所述下车通道(6a)上标示有指向内侧的下车通道箭头(6c);所述轨道车(1)底板内侧的矩形齿(9)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上底板外侧的矩形齿(12)相互啮合,由于在竖直方向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两端为圆弧结构,因而其前端的所述矩形齿(12)因转向下方自动与所述矩形齿(9)解除啮合关系,其后端的所述矩形齿(12)因从下转向上自动与所述矩形齿(9)形成啮合关系,使得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6b)总是和其外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上车通道(5b)衔接,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6a)总是和其外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下车通道(5a)衔接;所述下车通道(6a)供所述轨道车(1)上乘客转移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专用通道,已在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位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须站立在所述上车通道(6b)上等待放行转移至所述轨道车(1)对应的上车通道(5b)上去;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内侧有上下车电梯扶手(11),所述上下车电梯扶手(11)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相同;乘客输送电梯的增速电梯位于车站的站台(28)入口附近和该乘客输送电梯的上下车电梯(2)后端之间的所述站台(28)的地面上,其从后至前依次由增速一级电梯(18)、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和增速n级电梯(22)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sub>1</sub>、v<sub>2</sub>、v<sub>3</sub>……v<sub>(n‑1)</sub>、v<sub>n</sub>,它们的运动方向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sub>1</sub><v<sub>2</sub><v<sub>3</sub><……<v<sub>(n‑1)</sub><v<sub>n</sub><v,前一极增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前端相接,所述增速n级电梯(22)的前端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相接,所述增速一级电梯(18)的后端与所述站台(28)地面相接;前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小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进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增大而变得稀疏相对应;v<sub>1</sub>与0的差值、前一极增速电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与v<sub>n</sub>的差值,都在乘客从所述站台(28)地面跨到所述增速一级电梯(18)、或从后一级增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增速电梯、或从所述增速n级电梯(22)跨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安全范围内;这些增速电梯的两侧分别有增速一级电梯扶手(18a)、增速二级电梯扶手(19a)、增速三级电梯扶手(20a)……增速(n‑1)级电梯扶手(21a)、增速n级电梯扶手(22a),各级增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增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增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乘客输送电梯的降速电梯位于该乘客输送电梯的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和车站的站台(28)出口附近的所述站台(28)的地面上,其从后至前依次由降速n级电梯(23)、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降速一级电梯(27)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sub>n</sub>、v′<sub>(n‑1)</sub>……v′<sub>3</sub>、v′<sub>2</sub>、v′<sub>1</sub>,它们的运动方向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v′<sub>n</sub>>v′<sub>(n‑1)</sub>>……>v′<sub>3</sub>>v′<sub>2</sub>>v′<sub>1</sub>,所述降速n级电梯(23)的后端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相接,前一级降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前端相接,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的前端与所述站台(28)的地面相接;前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大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下车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减小而变得密集相对应;v与v′<sub>n</sub>的差值、后一级降速电梯与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sub>1</sub>与0的差值,都在乘客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跨到所述降速n级电梯(23)、或从后一级降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或从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跨到所述站台(28)地面的安全范围内;这些降速电梯的两侧分别有降速n级电梯扶手(23a)、降速(n‑1)级电梯扶手(24a)……降速三级电梯扶手(25a)、降速二级电梯扶手(26a)、降速一级电梯扶手(27a),各级降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降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降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车站的站台(28)的两端之一的外上方且距离所述站台(28)不远处有天桥(29),所述天桥(29)位于防雨棚的上方,其横跨街道或道路且其两端之一与所述街道或所述道路相通;车站的站台(28)的两端之一有上行连通装置(30a)和下行连通装置(30b)分别与附近的同一天桥(29)连通;所述站台(28)同一端的上行连通装置(30a)和下行连通装置(30b)从防雨棚棚顶的同一天窗中斜向外上方伸出;所述上行连通装置(30a)位于乘客输送电梯的降速一级电梯(27)的正前方,人们可从所述站台(28)经该上行连通装置(30a)上升至天桥(29)后离开车站;所述下行连通装置(30b)位于乘客输送电梯的增速一级电梯(18)的正后方,人们可从所述天桥(29)经该下行连通装置(30b)下降至所述站台(28)以便乘车;车站站台(28)地面上从后至前依次划分为准备区(15)、上下车区(16)、危险区(17),分别用醒目字体显示;乘客输送电梯的上下车电梯(2)的后部位于所述准备区(15)内且所述准备区(15)的后端向后超出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在所述准备区(15)后端的后方且与所述准备区(15)后端有一定距离的防雨棚的顶上,悬挂有向着轨道车(1)后方的写有醒目车站站名的告示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中部位于所述上下车区(16)内,位于所述上下车区(16)内的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长度占所述上下车电梯(2)全长的大部分;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向前超出所述危险区(17)的前端;在所述准备区(15)和所述上下车区(16)交界处正向站台(28)方向,且又在所述轨道车(1)上闸门柱(7)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分开触发器;在所述危险区(17)前端正向站台(28)方向,且又在所述轨道车(1)上闸门柱(7)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闭合触发器;当所述闸门柱(7)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所述轨道车(1)的运动通过所述闸板分开触发器时,受所述闸板分开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所述闸门柱(7)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7)之间原来合拢的两块闸板(8)分别收缩到各自对应的所述闸门柱(7)的内腔中,这两块闸板(8)对应位置的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6b)之间没有阻隔,或这两块闸板(8)对应位置的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6a)之间没有阻隔,此时彼此衔接的所述上车通道(5b,6b)或所述下车通道(5a,6a)已进到所述上下车区(16),所述轨道车(1)上要下车的乘客可从所述轨道车(1)上的所述下车通道(5a)转移至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所述下车通道(6a),或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可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所述上车通道(6b)转移至所述轨道车(1)上的所述上车通道(5b);当所述闸门柱(7)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所述轨道车(1)的运动通过所述闸板闭合触发器时,受所述闸板闭合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原来收缩在所述闸门柱(7)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7)的各一块闸板(8)立即转出并合拢,阻止乘客从该处上车或下车;位于所述上下车区(16)和所述危险区(17)范围内的所述闸板(8)虽然都收缩在对应的闸门柱(7)中,但在所述危险区(17)禁止乘客上车或下车,设置所述危险区(17)的目的是提前警示以确保安全;所述准备区(15)、所述上下车区(16)、所述危险区(17)的长度,须根据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乘客流量、安全上下车所需时间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综合考虑,由于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以及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密度大且数量多,上下车乘客分散,安全上车或下车只须跨一步,所需时间短,因而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是关键因素;所述乘客只要不乱占通道,上下车便能顺畅、有序且安全;轨道车(1)上乘客下车的程序是这样的,所述乘客见到要下车的车站站名告示牌后,就近走到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此时所述乘客或者还没有进到准备区(15)或者尚在准备区(15),稍等片刻所述乘客进到上下车区(16),其所在位置的闸板(8)打开,所述乘客从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跨一步转移到乘客输送电梯的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然后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跨到乘客输送电梯的降速n级电梯(23),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和降速一级电梯(27),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减小,当所述乘客位于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上时其与站台(28)地面的相对速度很小,此时便可从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的前端跨到站台(28)的地面;到达所述站台(28)地面的乘客继续步行前进,经过所述站台(28)前端的上行连通装置(30a)上升至天桥(29)离开车站;要上车的乘客的上车程序是这样的,所述乘客从天桥(29)经下行连通装置(30b)下降至站台(28),继续步行到达乘客输送电梯的增速电梯,从所述站台(28)的地面跨到增速一级电梯(18)后,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增速n级电梯(22)和乘客输送电梯的上下车电梯(2),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增加,所述乘客位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时其与侧旁的轨道车(1)的相对速度为零;所述乘客进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且尚在准备区(15)时须站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很快所述乘客进到上下车区(16),其所在位置的闸板(8)打开,所述乘客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跨一步转移到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便上车了。
地址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星河湾荟心园13栋1梯102室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