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性质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化学吸附性质的方法,有效地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对吸附体系A:Mg<sub>9</sub>O<sub>9</sub>/Au/CO模型;B:Mg<sub>9</sub>O<sub>9</sub>/Pt/CO模型;C:Mg<sub>9</sub>O<sub>8</sub>/Au/CO模型;D:Mg<sub>9</sub>O<sub>8</sub>/Pt/CO模型进行结构优化,使用计算机更方便更快捷的模拟出键长,键角,二面角,吸附能量和前线轨道等输出信息,可以有效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从而得到比试验数据更为准确的计算模拟数据值,而且可以得出一系列吸附体系中吸附能量值的大小,预测出该系列吸附体系对CO分子吸附的强弱,对未来纳米MgO材料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具吸附速率快、反应迅速、吸附容量大等优点,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申请公布号 CN10486666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8.26
申请号 CN201510244637.X 申请日期 2015.05.14
申请人 西北师范大学 发明人 卢小泉;关志强;郭惠霞;王世霞;张苗;宁星铭;胡一平;马琴
分类号 G06F17/50(2006.01)I 主分类号 G06F17/5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吕玉博
主权项 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团簇模型的选择:选择建立下面8种吸附体系模型作为研究对象,A:Mg<sub>9</sub>O<sub>9</sub>/Au/CO吸附体系模型,B:Mg<sub>9</sub>O<sub>9</sub>/Pt/CO吸附体系模型,C:Mg<sub>9</sub>O<sub>8</sub>/Au/CO吸附体系模型,其中MgO表面存在F<sub>5c</sub>位氧缺陷,D:Mg<sub>9</sub>O<sub>8</sub>/Pt/CO吸附体系模型,其中MgO表面存在F<sub>5c</sub>位氧缺陷,E:Mg<sub>9</sub>O<sub>8</sub>/Au/CO吸附体系模型,其中MgO表面存在F<sub>4c</sub>位氧缺陷,F:Mg<sub>9</sub>O<sub>8</sub>/Pt/CO吸附体系模型,其中MgO表面存在F<sub>4c</sub>位氧缺陷,G:Mg<sub>9</sub>O<sub>8</sub>/Au/CO吸附体系模型,其中MgO表面存在F<sub>3c</sub>位氧缺陷,H:Mg<sub>9</sub>O<sub>8</sub>/Pt/CO吸附体系模型,其中MgO表面存在F<sub>3c</sub>位氧缺陷;2)计算方法和基组的选择: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有关于基组的选择如下,由于Au、Pt原子的价电子是Au:5d10 6s1、Pt:5d9 6s1,采用Hay‑Wadt赝势及双ξ极化基组;对于完美表面MgO表面吸附点周围的Mg原子和O原子,采用6‑31G(d)基组;另外,对于存在氧缺陷的MgO表面,增加弥散函数;对于被吸附分子同样采用6‑31G(d)基组;3)结构优化:根据步骤2)中所选用的计算方法和基组,使用关键词opt,提交计算作业,启动Gaussian03程序对所提交的计算作业进行运算,直到所要求的四个常数完全收敛,计算机运算结束并得到输出文件;4)输出信息提取:在完成对8种不同吸附体系的结构优化之后,从Gaussian03软件计算的输出文件中提取出关于所述8种吸附体系的最低能量值;5)根据步骤4)提取出的信息,得出所述8种吸附体系相应的体系能量降低值即吸附能,总结出所述8种不同吸附体系的吸附能大小变化的规律;6)预测该系列各吸附体系中MgO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对CO分子吸附能力的大小和吸附可行性的判断。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