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超高强钢板的生产方法
摘要 一种超高强钢板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采用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加热→轧制→加速冷却→热处理,其特点在于:钢的质量百分组成为=0.23~0.26,Si=0.65~0.75,Mn=1.40~1.50,P≤0.015,S≤0.010,Al=0.03~0.06,Nb=0.02~0.03,V=0.055~0.065,Ti=0.035~0.050,Mo=0.25~0.35,B=0.0017~0.0022。钢板成分设计简洁,没有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降低了超高强钢板的生产成本;钢板成分中加入Ti,改善了钢板的焊接性能;钢板经Q+P处理后组织为超细板条马氏体+纳米级板条残余奥氏体及沉淀出的复杂碳化物,钢板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性能优于双相钢、TRIP钢及一般马氏体型钢;钢板经辊式淬火机淬火后,板型良好;工序简单、工艺易实现,解决了传统淬火、回火不能生产超高强钢板的难题,实现了1400MPa级超高强钢板的批量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292580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8.19
申请号 CN201210429944.1 申请日期 2012.11.01
申请人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云清;成沛祥;刘建兵;杨俊;雷辉;罗登;田勇
分类号 C22C38/14(2006.01)I;C21D8/02(2006.01)I;C21D1/18(2006.01)I 主分类号 C22C38/14(2006.01)I
代理机构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代理人 李由
主权项 一种超高强钢板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采用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加热→轧制→加速冷却→热处理,其特征在于:钢的质量百分组成为C=0.23~0.26,Si=0.65~0.75,Mn=1.40~1.50,P≤0.015,S≤0.010,Al=0.03~0.06,Nb=0.02~0.03,V=0.055~0.065,Ti=0.035~0.050,Mo=0.25~0.35,B=0.0017~0.0022,其余为Fe及不可控制的杂质元素;钢板的组织为细小板条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工艺步骤为:A.炼钢:铁水预处理后铁水硫含量S≤0.010%,温度≥1250℃,铁水入转炉前将渣扒干净;转炉终点控制C‑T协调出钢,P≤0.012%,S≤0.015%;严格挡渣出钢,渣厚≤50mm,出钢时间4~7min,出钢1/5加入合金,出钢2/5加完合金;出钢后打入Al线脱氧不少于250m;B.精炼:LF炉精炼对钢液进行造白渣和脱氧操作;精炼后期补加V‑Fe、Nb‑Fe、Ti‑Fe合金进行成分微调;出站前喂入适量的Si‑Ca线,吹Ar5min后加入0.018~0.020B‑Fe;VD抽取真空开始后的前5min内,将钢包底部Ar搅拌气体流量降低至零;抽取真空开始3min后,快速提高真空度至0.5tor以下保真空循环脱气15min以上;C.连铸:液相线1505℃,中包过热度控制5~15℃;连铸拉速采用中板铸坯生产典拉速执行;生产连铸坯厚度300mm;连铸全程实行严格的保护浇铸;D.加热:加热温度1220~1240℃,出炉板坯心部温度大于1150℃;加热速度9~11min/cm,总在炉时间大于5h;E.轧制:粗轧采用高温、大压下、慢速轧制技术,压下规程编制按轧机的能力选用最大道次压下量,最大道次压下率15%以上,开轧温度1030~1060℃,终轧温度970~990℃;精轧累计压下率大于60%,最后三道次压下率大于12%,开轧温度860~880℃,终轧温度840~860℃;F.轧后冷却:轧后ACC强冷,开冷温度820~840℃,冷却至600~630℃空冷,冷却速度7~18℃/s;G.热处理:淬火温度910~930℃,在炉时间按1.5~1.7min/mm×板厚min计算,淬火机速度25~45m/min,钢板淬火后温度210~260℃,钢板淬火后快速送入回火炉进行碳分配;碳分配温度140~180℃,在炉时间按1.0min/mm×板厚min计算;出炉后空冷。
地址 411101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钢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