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溶洞地质的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溶洞地质的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桩位测量定位;2)埋设护筒;3)桩机就位;4)回填块石黄泥,冲击成孔;5)一次清孔;6)钢套管、钢筋笼加工和固定;7)下钢套管和钢筋笼;8)下导管、二次清孔;9)灌注混凝土;10)移位。本发明与常规施工方法相比,有效减少了桩身离析、烂脚、断桩缺陷等问题,杜绝了废桩情况的发生,使桩基的质量明显提高,确保了房屋的地基结构安全,并避免出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出现的后期加固或减层事件发生。
申请公布号 CN10481871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8.05
申请号 CN201510158687.6 申请日期 2015.04.07
申请人 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钢;陈小华;张春跃;马春雷;庄小平;敖海军;鲁寅
分类号 E02D5/38(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5/38(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代理人 朱枫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溶洞地质的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桩位测量定位;在测定桩位前,先复校建筑物基点,闭合测量,搞清基点与导线点之间的关系,符合误差允许要求后,再测定桩位;2)埋设护筒;每个桩孔就位前必须埋护筒,埋设深度必须能隔离杂填土层,护筒的中心与桩位的中心重合,护筒四周用粘土回填并捣实,以确保筒的稳定,防止地表土的坍塌,复核桩位,在地面划上十字线,十字线交点处插上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中心即为桩位中心;3)桩机就位;桩机在测定位置对中就位,桩机支架固定牢固、平整、无晃动,复核桩位及桩机垂直度;4)回填块石黄泥,冲击成孔;桩机开钻至有溶洞标高,迅速回填黄泥和块石,边填边冲击,尽量将溶洞充填密实;泥浆护壁配合冲击成孔,直至达到设计桩底标高;5)一次清孔;终孔后,将钻头提离孔底10cm左右,保证泥浆循环,进行一次清孔,将孔底沉淤冲出孔外,同时向孔内送入优质泥浆;6)钢套管、钢筋笼加工和固定;钢套管采用钢板卷曲而成,卷边时预留扩展空间,卷曲的钢套管2m为一节;多节钢套管套接在一起,底笼下口切片并向内弯折做成缩口形状嵌入桩孔内,顶笼上口切片并向外弯折做成开口形状阻挡上部混凝土跑入钢套管外,钢套管的长度根据成孔确定的溶洞深度增加1m来确定,钢套管按比设计的桩径大5cm下料,卷曲时比设计的桩径小5cm加工,卷曲边缘临时增加点焊固定,确保加工下吊时不爆开,混凝土灌注后能爆开;钢套管外侧每隔500mm套一个定位钢筋,并焊接固定;定位钢筋上半部分为半椭圆形,位于钢套管预留扩展空间的外侧,半椭圆形部分长度为钢套管爆箍前后的周长差;定位钢筋的下部分为半圆形,与钢套管满焊固定,钢套管外侧焊接有轴向放置的通长加强钢肋;所述钢筋笼直接穿入加工好的钢套管内;7)下钢套管和钢筋笼;将加工好的钢套管和钢筋笼利用吊机吊运到桩位附近,将钢套管和钢筋笼一起吊入桩孔内,中心点与桩孔对应,下笼时经纬仪随时监测垂直度;8)下导管、二次清孔;利用灌注混凝土用的钢制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方法,导管内下入钢制通风管,开动空压机,采用导管气举反循环清孔,同时补给比重相对较低的泥浆,以置换孔底比重较大的泥浆和沉渣;9)灌注混凝土;清孔结束后在30分钟内浇入第一斗混凝土,灌注前应保证导管底口距孔底高度为50cm左右,采用水下商品砼,坍落度按照规范要求18‑22cm控制;混凝土灌注采用丝扣钢制导管并加密封圈以防渗水,用砂布做为隔水栓,待初灌量满足设计要求后,剪断铁丝,将砼灌注至孔底;10)移位;混凝土灌注完之后及时拨出护筒,将护筒冲洗干净,移至下一桩位,重复施工步骤。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333号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