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干旱荒漠区植被有效利用农田回排水新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回排水有效利用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借助于干旱区绿洲农田地头原有防渗渠道和荒漠区所挖排水渠,将农田回排水引流至提前建设好的放置池内,对农田回排水实施过滤处理后,继续沿着农田防渗渠道流入荒漠区排水渠,供给荒漠植被生存和生长所需。本发明可用于含有绿洲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干旱区,因自然和人为干扰造成的荒漠植被退化区域,在充分使用农田回排水后进行的水资源有效利用、植被恢复重建、生态环境改善和荒漠化防治等方面。该方法解决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回收利用农田回排水用于荒漠区植被生长的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371110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7.22
申请号 CN201410030235.5 申请日期 2014.01.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发明人 付爱红;李卫红;陈亚宁;香慧远
分类号 E02B11/00(2006.01)I 主分类号 E02B1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代理人 张莉
主权项 一种干旱荒漠区植被有效利用农田回排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涉及的装置由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进水口(2)、出水口(3)、隔栅栏(4)、篷布(5)和排水渠(6)组成,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a、选择并建设农田回排水放置池:选择在干旱绿洲区,以县域为单位,在每个县域,依据地形地貌特征,选择距离荒漠区较近、宽阔合适的地点,建设长为6m,宽3m,深2m,容量为36m<sup>3</sup>的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该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与各农田地头防渗渠道相连接;b、在荒漠区挖排水渠:在长6km、宽6km、面积为36km<sup>2</sup>的荒漠区内,沿距离中线两侧1.5km和2.5km处,平行各挖2条排水渠(6),排水渠(6)间距为1km,将挖好的排水渠(6)与绿洲内渠道相连接,荒漠区内的排水渠(6)规格与绿洲区内渠道相同,如果是荒漠河岸林,中线用河道代替,沿着河道两侧平行各挖2条排水渠(6);c、农田回排水流入荒漠区过程:将从农田地头排出的农田回排水,经绿洲内防渗渠道从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一端的进水口(2)流入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内,流入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内的农田回排水经隔栅栏(4)过滤处理后,从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另一端的出水口(3)流出,继续沿着农田防渗渠道流入连接的荒漠区内开挖的4条排水渠(6)中,满足了荒漠区植被生长。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