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顶置式原位红外分析系统的应用方法
摘要 一种顶置式原位红外分析系统的应用方法,气体经由进气口进入反应管,穿过样品催化剂床层,在外场或无外场条件下,气体与样品催化剂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出气管进入检测分析仪;红外光由入光孔射向反光镜,在反光镜表面反射后通过红外窗片进入样品催化剂内部,经过多次反射、折射、散射及吸收后返回反光镜表面,形成漫反射红外光,在反光镜表面反射后由出光孔射向光谱采集分析仪,光谱采集模式为漫反射模式;能够实现在不破坏样品催化剂形式的前提下,可以对有外场介入的反应进行原位光谱分析,同时对样品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
申请公布号 CN10477712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7.15
申请号 CN201510205201.X 申请日期 2015.04.27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发明人 唐晓龙;赵顺征;易红宏;高凤雨;于庆君;周远松;王建根;李倩
分类号 G01N21/3504(2014.01)I;G01N21/3563(2014.01)I 主分类号 G01N21/3504(2014.01)I
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皋吉甫
主权项 一种顶置式原位红外分析系统的应用方法,所述的顶置式原位红外分析系统是由:金属壳体(1‑1)、反光镜(1‑2)、入光孔(1‑3)、出光孔(1‑4)、透光孔(1‑5)、反应管(2)、红外窗片(3)、密封塞(4)、出气管(5)、进气口(6)、加热丝(7‑1)、热电偶(7‑2)、高压电极(8‑1)、低压电极(8‑2)、微波金属壳(9‑1)、微波发生器(9‑2)、波导管(9‑3)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1‑1)内设置反光镜(1‑2),金属壳体(1‑1)一侧设置入光孔(1‑3),另一侧设置出光孔(1‑4),金属壳体(1‑1)上表面对应反光镜(1‑2)设置透光孔(1‑5),金属壳体(1‑1)的透光孔(1‑5)上方竖直设置反应管(2),反应管(2)内底部设置红外窗片(3),反应管(2)的管壁上方设置进气口(6),反应管(2)上方的管口内设置密封塞(4),密封塞(4)的中心孔内设置出气管(5);所述的反应管(2)采用玻璃、石英或不锈钢材质其中的一种、或适用于化学反应的试管;所述的红外窗片(3)采用溴化钾、氟化钙或硫化锌其中的一种、或能够使红外光穿过的窗片;所述的出气管(5)采用玻璃、石英、铜或不锈钢材质其中的一种、或适用于化学反应的试管;  取下密封塞(4)和出气管(5),样品催化剂(10)填装于反应管(2)底部,与红外窗片(3)接触,盖上密封塞(4),同时将出气管(5)的下管口插入样品催化剂(10)内,出气管(5)的上管口连接检测分析仪,金属壳体(1‑1)的出光孔(1‑4)处连接光谱采集分析仪,气体经由进气口(6)进入反应管(2),穿过样品催化剂(10)床层,在外场或无外场条件下,气体与样品催化剂(10)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出气管(5)进入检测分析仪;红外光(11)由入光孔(1‑3)射向反光镜(1‑2),在反光镜(1‑2)表面反射后通过红外窗片(3)进入样品催化剂(10)内部,经过多次反射、折射、散射及吸收后返回反光镜(1‑2)表面,形成漫反射红外光(12),在反光镜(1‑2)表面反射后由出光孔(1‑4)射向光谱采集分析仪,光谱采集模式为漫反射模式;操作完成后,取下反应管(2),对各部件清洗后保存。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