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废水的电絮凝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的电絮凝处理方法,废水由进水管道进入电絮凝反应池池体,当废水注满电絮凝反应池池体后停止进水,反应器开始工作,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通入电流,开始旋转,紫外灯开启照射,涂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铁基填料或铝基填料在反应器中不断翻滚,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以及电场的作用下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发生光电化学协同反应,使废水中的难分解、难去除有机物通过光催化化学反应转化成可絮凝污染物;反应结束后将处理后的净水排出,打开絮体排出管道将产生絮体排出。本方法克服了电絮凝废水处理设备中阳极消耗、阳极钝化的问题,使废水中的难分解、难去除有机物通过光催化化学反应转化成可絮凝污染物,并富集在填料表面。
申请公布号 CN10470997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17
申请号 CN201510075315.7 申请日期 2015.02.12
申请人 北京工商大学 发明人 董黎明;秦泽敏;周恋彤;郑心愿
分类号 C02F1/463(2006.01)I;C02F1/32(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1/463(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废水的电絮凝处理方法,废水进入旋转笼网式填料电絮凝反应器完成电絮凝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笼网式填料电絮凝反应器包括电絮凝反应池、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絮体排出管道、进水挡墙、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紫外灯、变频电机和控制器等;其中电絮凝反应池包括呈漏斗状的池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池体顶面由互成60°夹角的6根钢架组成,在每根钢架上设置有1个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电极顶端与钢架结构用螺栓铆固;电絮凝反应池的右侧上部设置进水管道,左侧下部设有出水管道,电絮凝反应池底部中心设有絮体排出管道,进水挡墙设置于进水管道左侧池体内,进水挡墙为分离的左右两部分,左侧竖直挡板固定于反应池顶面钢架上,右侧“L”型挡板固定于进水管道下侧的反应池池壁,用于缓解进水对反应池内的冲击;电絮凝反应池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紫外灯;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包括笼网式电极和内部填料,笼网式电极为直径上细下粗的圆底锥形,采用聚乙烯材质,内部填料为涂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铁基填料或铝基填料,电极的笼网孔径小于内部填料的粒径,笼网式填料电极在控制器和变频电机的控制下可以进行变速旋转;电絮凝反应池外设置活性炭颗粒投加器;控制器是一个集成PLC块,与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连接,对电极电流、电压、转速、电机交换周期进行控制;控制器与变频电机连接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控制器与活性炭颗粒投加器连接用于控制向电絮凝反应池内投加活性炭颗粒;废水由进水管道通过进水挡墙进入电絮凝反应池池体,进水挡墙会减少其在池体中造成的扰动,当废水注满电絮凝反应池池体后停止进水,控制器开始设置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的电流、电压、转速、反应时间、电极交换周期等参数,反应器开始工作,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通入电流,开始旋转,紫外灯开启照射,涂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铁基填料或铝基填料在反应器中不断翻滚,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以及电场的作用下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发生光电化学协同反应,使废水中的难分解、难去除有机物通过光催化化学反应转化成可絮凝污染物,同时控制器控制活性炭颗粒投加器,向电絮凝反应池中投加活性炭颗粒作为絮凝物凝聚核,使生成的絮凝物富集在活性炭颗粒表面;反应40‑240分钟后,旋转笼网式填料电极停止旋转,沉淀30‑120分钟,将处理后的净水从出水管道排出后,打开絮体排出管道将产生的絮体排出,至此一个反应周期完成。
地址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