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蓝荆子杜鹃的播种育苗方法
摘要 蓝荆子杜鹃的播种育苗方法属于植物种植研究领域。为解决萌发率和成苗率低等问题,发明本方法,包括种子采集及处理、播种和分苗移栽三个步骤。消过毒的种子置于20-25℃温室内催芽,然后撒播于装有10~15cm厚的播种基质的育苗盘中,播种量2500-3000粒/平米,覆盖塑料薄膜,温度15~25℃,湿度80%,透光率40%的遮阴网遮阴,用浸润法保持育苗盘中的基质表层湿润。出苗后进行2-3次间苗,留苗密度800-1000株/平方米,苗长至2-3片真叶时分苗移栽,再经过两次移苗即可出圃,苗期湿度70-80%,透光率60%的遮阴网遮阴。该方法使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80%和95%,幼苗生长健壮,生产周期短。
申请公布号 CN10468618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10
申请号 CN201510138728.5 申请日期 2015.03.27
申请人 临沂大学 发明人 张桂玲;温四民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蓝荆子杜鹃的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采集及处理10月初至11月上旬,蓝荆子杜鹃果皮上端开裂时为最佳采收期,将采收的果实凉干处理后用筛子筛出种子,冷藏备用,第二年1‑2月,把种子用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按种子和细沙1:5的比例混合,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且不滴水为宜,置于温室内摊开,厚度10‑15cm,每天翻动2‑3次,并适时喷水以保持细沙湿润,温度保持20‑25℃,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2)播种①基质的准备:用针阔混交林下的腐叶土为播种和育苗基质,过筛以剔除其它杂物,先经太阳曝晒消毒,再利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1周,经翻动,待气味消散后备用;②播种:在育苗盘中填装10~15 cm厚的播种基质,浇透水,将经过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上,播种量2500‑3000粒/平米,种子上面不覆盖基质,最后在播种盘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湿;③播后管理:温度15~25℃,湿度80%左右,用透光率40%的遮阴网遮阴,30%的苗出土后及时撤膜,每天检查播种盘干湿情况,要始终保持基质表面湿润,略干时可将育苗盘底部浸到水中,利用虹吸原理来补充水分,基质表面重新润湿后及时将播种盘取出;(3)分苗移栽播种35天后,进行2‑3次间苗,留苗密度为800‑1000株/平方米,当苗长到2‑3片真叶时,用540mm×280mm 50孔的育苗盘分苗移栽,浇足定根水,当苗高5~7cm时用540mm×280mm 21孔的育苗盘进行第二次移栽,把顶部的芽修剪掉,当苗高10‑12 cm时用口径×高度13mm×16mm的营养钵进行第三次移栽,养护30天左右即可出圃,苗期温度15‑25℃,湿度70‑80%,透光率60%的遮阴网遮阴,当基质表层的干土层达到5mm厚时及时浇透水,6月下旬和8月上旬各施复合肥一次,施肥浓度0.15‑0.25%。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