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动汽车交流电机逆变器功率回路的传导电磁干扰仿真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电机逆变器功率回路的传导电磁干扰仿真系统,由线缆模型仿真模块、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功率回路信号采集模块三部分组成。本发明主要用于分析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传导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路径。线缆模型仿真模块在电磁兼容线缆建模仿真软件下建立,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在电磁兼容高频电路建模仿真软件下建立,功率回路控制信号采集模块在数学仿真软件下建立。仿真工作过程中功率回路控制信号采集模块将控制信号输入到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控制逆变器工作,由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的电压监控模块和电流监控模块采集功率回路的电压和电流。
申请公布号 CN10469886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10
申请号 CN201510061957.1 申请日期 2015.02.05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翟丽;张新宇;李广召;董明承
分类号 G05B17/02(2006.01)I 主分类号 G05B17/0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电机逆变器功率回路的传导电磁干扰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线缆模型仿真模块、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功率回路控制信号采集模块;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包括正极直流动力线缆3D模块30、负极直流动力线缆3D模块31、W相交流动力线缆3D模块32、V相交流动力线缆3D模块33、U相交流动力线缆3D模块34;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包括:电源模块1、正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2、负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3、正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4、负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5、功率模块正极引线电感模块6、功率模块负极引线电感模块7、逆变器功率模块8、滤波电容模块9、U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0、V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1、W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2、电机模块13、电机模块对地电容模块14、功率控制模块对地电容模块15、功率模块正极端A对地电容模块16、功率模块负极端B对地电容模块17、大地模块18、正极人工电源网络电压监测模块19、负极人工电源网络电压监测模块20、正极直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1、负极直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2、直流动力线缆共模电流监测模块23、U相交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4、V相交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5、W相交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6、三相交流动力线缆共模电流监测模块27;功率回路控制信号采集模块03包括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模块28和功率回路控制信号数据模块29;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功率回路控制信号采集模块03的连接方式为: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中的正极直流动力线缆3D模块30通过协同仿真路径N28生成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中的正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4,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中的负极直流动力线缆3D模块31通过协同仿真路径N29生成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中的负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5,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中的W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32通过协同仿真路径N30生成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中的W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2,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中的V相交流动力线缆3D模块33通过协同仿真路径N31生成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中的V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1,线缆模型仿真模块01中的U相交流动力线缆3D模块33通过协同仿真路径N32生成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中的U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0;功率回路控制信号采集模块03中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模块28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线N33与功率回路控制信号数据模块29相连,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模块28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N34与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控制端C相连;逆变器功率回路仿真模块02的连接方式为:电源模块1的正极通过动力线N1与正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1的负极通过动力线N2与负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正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4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7与功率模块正极引线电感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负极直流动力线缆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8与功率模块负极引线电感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滤波电容模块9的正极输入端通过连接线N5与功率模块正极引线电感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滤波电容模块9的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6与功率模块负极引线电感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功率模块正极引线电感模块6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9与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正极端A相连,功率模块负极引线电感模块7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0与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负极端B相连,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U相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1与U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0的输入端相连,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V相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2与V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1的输入端相连,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W相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3与W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2的输入端相连,U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0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4与电机模块13的U相输入端相连,V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1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5与电机模块13的V相输入端相连,W相交流动力线缆模块12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线N16与电机模块13的W相输入端相连,电机模块13的对地端通过连接线N17与电机模块对地电容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电机模块对地电容模块1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18与大地模块18相连,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对地端通过连接线N19与功率控制模块对地电容模块15的输入端相连,功率控制模块对地电容模块1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20与大地模块18相连,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正极端A通过连接线N21与功率模块正极端A对地电容模块16的输入端相连,功率模块正极端A对地电容模块16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22与大地模块18相连,逆变器功率模块8的负极端B通过连接线N23与功率模块负极端B对地电容模块17的输入端相连,功率模块负极端B对地电容模块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24与大地模块18相连,正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2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线N3与动力线N1相连,正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25、N27与大地模块18相连,负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3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线N4与动力线N2相连,负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线N26、N27与大地模块18相连,正极人工电源网络电压监测模块19串联在正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2内部,负极人工电源网络电压监测模块20串联在负极人工电源网络模块3内部,正极直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1串联在动力线N1上,负极直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2串联在动力线N2上,直流动力线缆共模电流监测模块23串联在连接线N27上,U相交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4串联在动力线N14上,V相交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5串联在动力线N15上,W相交流动力线缆电流监测模块26串联在N26上,三相交流动力线缆共模电流监测模块27串联在连接线N17上。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