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鲈鲤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鲈鲤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其步骤:(1)亲鱼培育:采用流水池塘为亲鱼培育池进行培育;(2)雌雄亲鱼鉴别:利用B超仪检查亲鱼腹部鉴别雌雄亲鱼;(3)人工催熟:将鉴别出的雌鱼采用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sub>2</sub>催熟;(4)人工催产:挑选雌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5)人工授精;(6)孵化:人工授精后的鱼卵选用纱绢孵化框进行流水、避光孵化;(7)苗种培育:待出膜仔鱼开始平游时,采用丰年虫或绞碎的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仔鱼完全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移至苗种培育池进行培育。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亲鱼雌雄鉴别率可达90%以上;提高了人工培育成熟亲鱼的催产率至75%。
申请公布号 CN10466354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03
申请号 CN201510105924.2 申请日期 2015.03.11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吴兴兵;杨德国;朱永久;詹会祥;何勇凤;周礼敬;郭威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主权项 一种鲈鲤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其步骤是:(1)亲鱼培育:采用流水池塘作为亲鱼培育池进行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面积≥30m<sup>2</sup>,流量10~15m<sup>3</sup>/h,水深0.8-1.2m,溶氧≥6mg/L,周年水温在9~25℃之间,采用在亲鱼池边搭建人工洞穴和人工河道,并池底铺垫鹅卵石、河砂或在亲鱼培育池池面搭盖遮阳网,挑选体质健壮、无创伤、无出血斑、无畸形达到性成熟年龄的人工蓄养亲鱼进行人工培育,选用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40%、粗脂肪≥5%作为亲鱼饲料,总投喂量控制在鲈鲤重量的0.4-0.6%,早晚各投喂一次,为了亲鱼性腺发育,在亲鱼池投放格为5~15cm的活体鲤鱼、鲫鱼作为饵料鱼,每周补充投放一次饵料鱼,维持亲鱼池内的饵料鱼群体重量在鲈鲤亲鱼重量的30‑40%;(2)雌雄亲鱼鉴别:繁殖季节,挑选成熟亲鱼利用B超仪检查亲鱼腹部鉴别雌雄亲鱼,B超仪影像显示雌鱼腹部见卵粒,具异质特征;雄鱼腹部见同质特征;(3)人工催熟:将鉴别出的雌鱼采用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sub>2</sub>按3‑5μg /kg鱼体重的剂量,胸鳍注射进行人工催熟,注射人工激素后的雌鱼与雄鱼分池培育;(4)人工催产:14-16天后,挑选雌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雌鱼注射两次,时间间隔22‑26h,雌鱼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使用注射用绒促性素 200 IU~400 IU、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sub>2</sub> 5μg~30μg、脑垂体 5mg;第二次注射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使用注射用绒促性素1500IU、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sub>2</sub> 8μg、脑垂体 5mg、 马来酸地欧酮 5mg,雄鱼在雌鱼注射第二次时注射催产剂,剂量为雌鱼的1/2,雌鱼注射第二次后,将雌雄亲鱼放在同一催产池中,催产池水温保持在13‑17℃,溶氧≥6mg/L,效应时间46‑50小时,达到效应时间后催产池中雌雄亲鱼开始追逐;(5)人工授精:亲鱼开始发情产卵时,先捕捞待产雌鱼,用毛巾擦干鱼体表水分,将卵子挤进干燥容器中,然后捕捞待产雄鱼,擦干生殖孔,将精液挤入卵上,用干羽毛搅拌将精液与卵混合,然后用清水激活,激活后的鱼卵用清水漂洗1‑2次脱粘;(6)孵化:人工授精后的鱼卵选用纱绢孵化框进行流水、避光孵化,将卵平铺在40cm×40cm的纱绢孵化框上,孵化框上的纱绢≥25目,每个孵化框放入卵子1.5~2万粒,以单层卵子置于纱网之上的密度,孵化过程中定时监测溶氧变化,根据溶氧情况调整孵化框流量,保证溶氧≥6mg/L,孵化过程中的水温控在13~17℃,经过6‑8天,受精卵开始孵化出膜;(7)苗种培育:待出膜仔鱼开始平游时,采用丰年虫或绞碎的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仔鱼开口一个月后,驯化为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鱼苗完全驯化后,移至苗种培育池进行培育。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一路8号